市长在“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政务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
市长在“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政务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推动我市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刚才,几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有很多好的经验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标准先行,夯实三级政务服务坚实根基
标准化是政务服务的基石,没有统一的标准,政务服务就如同无规可循的散沙,难以形成合力。只有先确立明确、统一的标准,才能让三级政务服务在规范的轨道上高效运行。
(一)标准制定要“接地气”,贴合群众实际需求
标准的制定不能脱离实际,必须紧密结合群众的办事需求,只有这样的标准才具有生命力和可操作性。一是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群众高频办事事项。我们组织人员深入全市10个县市区、50个乡镇(街道)进行调研,发现社保办理、不动产登记、营业执照办理等是群众办理频率最高的事项,在制定标准时要重点关注这些事项的流程和要求。比如在社保办理方面,要明确参保登记、待遇申领、信息变更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标准,让群众一目了然。二是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服务标准。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多,在涉及企业审批、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标准制定上,要充分考虑农业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例如,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要制定符合农产品加工流程的标准,简化不必要的审批条件。三是广泛征求群众和企业意见,确保标准的合理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群众和企业发放调查问卷5000余份,收集到意见建议300多条,对这些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分析,将合理的部分融入到标准制定中。像有企业反映办理项目审批时需要的材料过多,我们就在标准中明确了材料精简的具体要求。
(二)标准推广要“全覆盖”,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制定出标准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推广落实,要让标准覆盖到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机构,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开展标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掌握程度。组织开展全市政务服务标准培训班15期,培训人员达2000余人次,通过专家讲解、案例分析、现场操作等方式,让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标准。培训结束后,还进行了考核,合格率达到了98%以上。二是制作标准手册,方便工作人员查阅使用。将各项政务服务标准整理成册,发放到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和工作人员手中,手册内容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便于工作人员随时查阅。同时,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标准查询终端,群众也可以随时查询。三是建立推广督导机制,确保标准落地生根。成立标准推广督导组,定期到各级政务服务机构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要求整改。上半年,共开展督导检查8次,发现问题32个,均已全部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