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迈向第二个百年的 马克思主义行动纲领 迈向第二个百年的马克思主义行动纲领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总结党的奋斗历史、主题及取得的伟大成 就的重要政治文献,也是一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政治文献,向 全国人民发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动员令。因此,这次讲话 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讲话有三个鲜明特色:
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有无数的人物、事件、重要会议,要在有限的篇幅中把它描绘出来,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智慧是做不到的。1912年,列宁在《纪念赫尔岑》一文中用短短几千字就讲清了俄罗斯从1812年到1912年赫尔岑诞辰100周年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则用“四个伟大成就”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即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四个伟大成就”都是围 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不懈奋斗取得的成就,而每一个伟 大成就的取得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第一个伟大成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从1921年到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一阶段的特点可概括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社会条件,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
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更为重要 的是“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 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 中国的一切特权”。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个伟大成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从1949年到1978年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其特点可概括为“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为什么说这一阶段我们创造了伟大成就?有若干方面的史实可以证明——“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
“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这句话很重要,在以前的纪念讲话中是没有的。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越战争、中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和西沙海战。如果说抗美援朝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那么后面的几场仗就是免得“千拳来”、“万拳来”,这才为改革开放赢得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所以“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这一阶段,我们“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 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 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三个伟大成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从1978年12月到2012年11月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
期,其特点可概括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题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江泽民同志在“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后面加上了“与时俱进”,胡锦涛同志又在后面加了“求 真务实”,所以我们经常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 务实”。
讲话清楚描述了我们“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取得的成就,包括“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风险挑战”有苏东剧变的冲击,还有1998年的洪水、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等。“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句话用“开创、坚持、捍卫、发展”八个字精练概括了三位领导人的历史贡献,“开创”是说邓小平同志,“坚持”“捍卫”是江泽民同志,“发展”是胡锦涛同志。接着是“三个历史性”,一个“历史性转变”,一个“历史性突破”,一个“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一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第四个伟大成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 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我们要坚持“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还要坚持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在讲话中强调了“守正创新”,比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
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对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讲话也作出了准确、系统的描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显著优势,这就是“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一旦成熟定型,制度优势 会得到充分发挥。
2020年,我国GDP总量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不仅如此,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比如建立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高速铁路网,高铁总里程达到世界的70%,高铁技术越来越成熟,速度越来越快。2021年7月20日,我国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山东青岛正式下线。此外,包括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都属于“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等,这些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 供了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 进程。
“七一”重要讲话能用1600字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描述清楚,主题清晰、逻辑严谨,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 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也就是说,我们不仅 书写了恢宏的经济史诗,也书写了恢宏的政治史诗、社会史诗。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我们不仅有一整套民主流程,还每天都行 使民主权利。我们的民主涉及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协商 等各个方面,是生活化的。不讲清中国的政治史诗就无法理解中国的经济 史诗。中国的民主政治使我们充满自信、充满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 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这段话中使用 了三个感叹号,充分表明我们是自信、自豪的。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荟”系列№41辛向阳:迈向第二个百年的马克思主义行动纲领(100周年,“七一”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080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