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迈向新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迈向新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志勇 (2020年11月27日) &。
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首先,我归纳了几个数字,便于大家从总体上把握和理解。这几个数字是“1234569”,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
我认为,这几个方面就是我们学习规划《建议》需要把握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决战脱贫攻坚放到这样的历史阶段来认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个意义是非同凡响的。
那么,新发展阶段是什么?新发展阶段,就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我们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从此开始了一百多年的追赶历程。孙中山提出的《建国大纲》虽然对现代化谋划了几个阶段,但这也只是一个设想。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建设布局才真正落到了实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就提到了现代化问题。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我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
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
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那么,全面现代化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般将现代化分成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二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三是人的现代化。当然,人类现代化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但我们的现代化叫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我们要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路。
一般来讲,中国式的现代化包含以下几个特征:
化的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出现了不协调。我国建设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相协调,满足人民物质需要和满足人民文化需要要同步起来。
(二)新阶段的新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的六个方面的新目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六个方面新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细化,把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谋划成九个方面。那么,“九个方面”比“六个方面”多了哪些内容?我认为,主要是增加了三条内容:第一条,对国家实力目标进行了总体说明;第六条,增加了对外开放目标;第八条,增加了国家安全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九条远景目标,非常具体地描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样的。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荟”系列№4李志勇:五中全会精神宣传:迈向新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081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