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材料提纲
(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篇)
——笔杆子家园辑录——
2020年5月30日
目录
2.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5
3.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7
。
“两会”材料提纲
(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篇)
——笔杆子家园辑录——
2020年5月30日
目录
2.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5
3.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7
4.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9
5.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10
6.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12
7.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14
8.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16
9.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18
10.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21
11.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23
12.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25
13.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27
14.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30
15.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32
16.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34
17.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36
18.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38
19.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40
20.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43
21.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45
2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47
23.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49
24.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56
25.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57
26.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60
27.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62
28.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64
29.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65
30.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68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的主要工作
一、确保宪法在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实施
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依照法定职责围绕重大改革发展任务推进监督工作
四、全面加强支持和服务代表依法履职的工作制度机制建设
五、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大局开展对外工作
六、紧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自身建设
今后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一)确保宪法全面实施。
(二)加强重要领域立法。
(三)依法做好监督工作。
(四)支持代表依法履职。
(五)积极开展对外交往。
(六)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政治机关属性,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夯实首都治理的法治基础
增强总规实施的制度刚性。
推动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
提高精治共治法治水平。
改进地方立法工作机制。进工作。
三、发挥人大监督职能,推动重点工作见行见效
保障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
四、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更好发挥代表作用
创新学习培训方式。
健全代表联络机制。
推动办好代表建议。
五、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增强人大工作整体实效
完善具体制度机制。
深化协同联动和交流互鉴。
加强人大制度宣传阐释。
今后一年的主要任务
一是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着眼超大城市治理,推动完善首都治理体系。
三是围绕生态城市建设,推动守好首都绿水青山。
四是回应群众关心关注,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是探索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常委会履职能力水平。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一、突出政治站位,坚定正确方向
二、突出质量效率,提高立法水平
三、突出问题导向,增强监督实效
四、突出主体地位,深化代表工作
五、突出自身建设,推动创新发展
工作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
二是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本质特征。
三是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
四是必须坚持服从服务大局这一工作主线。
五是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组织原则和活动原则。
差距和不足
人大主导立法的机制还不够完善,立法合力有待增强;
监督方式的运用还不够充分,监督实效有待提升;
代表履职培训还不够精准,主体作用有待发挥;
干部队伍的本领还不够过硬,自身建设有待加强等。
今后一年的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
二、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一、市人大常委会聚焦重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二、围绕重大任务,衔接改革决策,加强法制供给
三、市区人大联动,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监督
四、加强对“老小旧远”等问题的监督
五、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着力提升法治的供给力、引领力、推动力
六、挥代表主体作用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推进全过程民主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落实总书记嘱托,聚焦中心保证工作高起点。
强化思想引领,对标对表保证工作高站位。
狠抓主题教育,力求实效保证工作高水平。
二、坚持质量效率并重,努力立良法保善治
着眼开放创新,加强经济领域立法。
着眼民生改善,加强社会治理领域立法。
着眼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领域立法。
着眼提高质量,完善立法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