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西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定西市市长汪尚学
(2021年12月7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在定西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定西市市长汪尚学
(2021年12月7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四届政府工作及“十四五”开局
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定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生深刻变革、实现华丽蜕变、铸就历史辉煌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盯“三新一高”要求,尽锐出战攻坚脱贫,凝心聚力推动发展,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团结一心防灾救灾,倾心倾力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五年感恩拼搏,定西如期脱贫圆梦小康。贫困是千百年来困扰定西发展的重大难题,摆脱贫困是定西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贫困不除、誓不罢休的豪情壮志,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意志,上下同心、攻坚克难,84.2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7个县区全部摘帽,一举撕掉了“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历史标签,创造了减贫治理的定西样本,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五年砥砺前行,定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不甘落后奋起直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一大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全市发展基础更加稳固。到今年底,地区生产总值有望达到500亿元,比2016年增加170多亿元,年均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大规模减税降费背景下逆势增长,有望达到30亿元。“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十四五”发展扬帆起航。
——五年接续奋斗,定西山川大地焕发新颜。我们坚持为群众生活优环境、为绿色崛起增动力、为永续发展夯基础,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农村集中连片工程造林,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加密和景观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美丽新定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2.1%,水土保持率达到65.1%,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在陇中这片热土上厚植了更美生态底色。
——五年用情用力,定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达到3万元和1万元,年均分别增长7.6%、9.7%。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各项民生事业全面进步,92件省市民生实事全部办结,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以解决,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各位代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回望来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三苦”精神,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创造了来之不易的幸福美好新生活。成绩属于英雄的定西人民,胜利属于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变化有目共睹,五年的耕耘收获可圈可点。回顾这五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抓脱贫防返贫。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一号工程和首要任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80亿元开展“绣花式”扶贫,“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部实现,困扰定西千百年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推广“551”产业发展模式,构建“7+X”优势特色产业体系,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有效提升,特色富民产业遍地开花,群众产业收入稳定增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动态清零,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贫困人口“三重医疗保障”和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改造农村危房21.36万户,易地扶贫搬迁2.1万户,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1%。建成农村公路9067公里,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硕果累累,1092个项目建成投用。我市及安定区、渭源县、临洮县被确定为首批“中国扶贫交流基地”,福州定西劳务协作等4个模式入选“联合国全球减贫案例”。与此同时,我们坚持巩固提升拓展并重,一手抓防止返贫,对7.34万监测人口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一手抓乡村振兴,全面启动乡村规划编制,加快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定西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二)坚定不移抓产业稳增长。深入开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积极构建优势特色产业标准化体系,马铃薯、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00万亩、180万亩,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稳定在360万亩,中药材年交易量突破100万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能力超过12亿粒,优势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925亿元。成立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甘肃省联络站、定西种子种业研究院,组建定西牧草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建成投用,“渭源白条党参”“顺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药博会、马铃薯大会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药都、中国薯都、中国西部草都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种子种业、高原夏菜、经济林果等产业迅速壮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正在形成,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0万吨左右。全面落实工业发展“1+5”配套政策、“333”行动计划,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88个,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36户,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31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创建有序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1家,转化科技成果135项,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0%。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定西、陇西经济开发区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定、临洮2个国家级和通渭、陇西、渭源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园区承载能力有效提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建成并网风电100万千瓦、光伏45万千瓦,氢能产业“一园两基地”开工建设,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初具规模。“渭水源头•李氏故里•当归定西”品牌效应不断显现,定西荣膺“全国避暑旅游十强城市”“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城市”,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2.5%。岷州不夜城、万达广场等高品质夜市和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节会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拉动作用持续增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亿元、年均增长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