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荟”系列№19
扫描二维码关注“笔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文名”公众号
2022年8月
目 录
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理论荟”系列№19
扫描二维码关注“笔苑”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文名”公众号
2022年8月
目录
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1
大胆创新勇于改革为全市营商环境优化贡献审批力量4
奋力走好绿色发展之路6
感悟思想伟力奋进时代征程8
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10
加强社会建设增进民生福祉12
坚持学思践悟聚力高质量发展14
开拓思路奋勇争先推动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16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18
以省党代会精神为指引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2
在实干争先赛道上跑出审计加速度24
奋力扛起“六个新湖州”建设的外事使命担当27
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推动高质量发展30
坚持文化惠民共创品质生活构筑高质量赶超发展新优势33
为建设“六个新湖州”增添“三农”亮丽风景35
以实干之举求争先之效推动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38
立足“五个重要”总体定位全力服务“六个新湖州”建设41
奋力争当实干争先主题实践领跑者44
聚焦五大行动跑出供销速度47
为美丽湖州建设贡献气象智慧50
争当实干争先主题实践的排头兵和先锋队53
为建设“六个新湖州”扛起水利担当56
以辛苦指数换取退役军人幸福指数59
为建设绿色低碳共富新湖州贡献电力力量61
对标“六问”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63
在“两个先行”中奋力交出最美答卷66
以赶考姿态擦亮“学在湖州”金名片69
以“席地而坐”加快品质新湖州建设71
深悟省党代会精神奋力笃行实干争先74
立足新起点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77
奋勇争当“六个新湖州”建设的开路先锋80
擦亮“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安全底色83
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提供坚强组织保证85
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引领地方人大工作89
深刻领悟内涵实质着力培养一流人才91
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93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有力检察司法保障96
学思践悟秉初心能源保供担使命101
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打造贴心暖心有温度的医保103
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邯郸市供销合作社党组
(2022年8月10日)
2022年以来,市供销合作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市委有关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以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主线,以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为重点,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目标,聚焦主责主业,精准发力,狠抓落实,不断推动全市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成为服务“三农”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
一、创新生产体系,打造生产服务综合平台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打造市、县、乡、村四级生产服务综合平台为重点,以浅埋滴灌节水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和供销合作社发展“四方共赢”。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建设为农服中心128个,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06.7%;土地全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36.4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13.7%;开展统防统治、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246.9万亩次,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82.3%。
大力推进浅埋滴灌节水农业,在临漳县、成安县、曲周县等9个县(区)与15个村、2287户农户共签订流转合同10826亩。今年“三夏”期间,积极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全力做好夏收夏种,共抽调190余名系统干部职工奋战在田间地头,全面构建了“一个县、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处室一名包联人、一套方案”的“四个一”推进机制,实现了所全托管地块夏收夏种井然有序、环环相扣,颗粒归仓。截至6月16日,8个县(区)供销社夏收完成6513.92亩,平均实现亩产1057.87斤,临漳县最高亩产达1360斤;截至6月24日,夏种完成6513.92亩,我市供销社系统夏收夏种工作率先在全省完美收官,受到了省供销社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下一步将继续扩大节水农业服务面积,完善全产业链托管服务环节,探索深埋渗灌、淋灌等多种形式的高效节水方式,分区分类分重点开展节水农业全产业链托管服务;提高全产业链托管服务效益,优化服务模式,健全服务链条,实现节本增效;健全完善企业化运行模式,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服务产业。
二、创新经营体系,构建流通服务综合平台
围绕做强做优流通服务主业,加快完善县域商贸流通网络体系,以“数字供销”为载体,以数字化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打造“五级为农服务平台”为重点,整合系统经营服务体系资源,不断完善工业品下行与农产品上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数字化城乡双向流通服务体系,促进信息共享、供需匹配,不断提高供销社经营服务水平。
通过层层筛选,精选全市供销社系统881家电商网点全部成功申报“五级为农服务平台”服务中心,预计9月完成挂牌。今年以来,全市供销社系统新增农资网点61个,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22%;新增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点19个,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63.3%;新增农产品购销网点8个,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80%;新增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4个,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70%;新增电商网点46家,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92%;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各类人才851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70.9%。8月份,将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对395名农业大户、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及返乡创业青年开展供销社高素质农民服务培训工作。
三、创新金融体系,提升合作金融服务水平
创新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方式,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加大与金融机构联合合作,不断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增强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政银社户保”金融助农模式,有效解决部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加快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标准化建设,全市标准化乡镇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点覆盖率分别达到92.9%和77.0%,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92.9%和110%;11家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完成档案数字化改造,占全市系统交易机构的64.7%,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80.9%。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完成总交易1018笔,总交易金额50.1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创新工作举措,切实推进“应进必进”,与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加强联合,将村级事务公开纳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交易以及集体资金使用等“应进必进”。下一步将尽快推动召开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现场会,加快落实“应进必进”实现全覆盖。
四、创新管理体制,做实做大做强供销集团
适应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新要求,全面创新市供销集团体制机制,探索制定了《关于供销集团和直属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奖惩激励办法(讨论稿)》,重点在业务经营、资产利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为农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等方面,对社属企业进行奖惩激励,切实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有效调动企业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确保圆满完成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目标,供销集团管理平台作用初步显现。
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社有企业为农服务职能,复兴区为农服务中心已建成试营业,预计8月底正式开业,将为广大群众提供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农村产权交易等生产生活综合性服务,切实架起服务城乡居民的桥梁;邯钢路供销惠民示范市场改造取得了实质性进展,8月上旬正式开业,将提供便利、实惠、放心的农副产品,惠及周边群众。
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社有企业,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直属企业优质资产比例从45%提高到60%,企业经营额、利润同比增长均超过30%。优势骨干企业增效明显,充分发挥棉花行业协会作用,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拓宽供货渠道,市盈恒棉业公司实现棉花销售总额近6000万元;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在稳价保供上发力,河北佳润农资公司化肥经销商发展至33家,农资服务经营网点发展至36个。充分发挥体系优势,主动走出去、引进来,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目前重点就循环农业全产业链、花青素黑玉米、特来电公司充电桩等项目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预计项目总投资20多亿元,为社有企业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胆创新勇于改革为全市营商环境优化贡献审批力量
邯郸市行政审批局党组
(2022年8月10日)
关于做好下半年工作,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强调,要聚焦工作重点,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的务实举措,全面加快推进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是邯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开创邯郸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开创邯郸发展新境界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精神力量。市行政审批局作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窗口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全会提出的“五个坚定不移”,秉承“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的精神,突破固有的思想藩篱,大胆创新,勇于改革,为加快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作出应有贡献。我们认为应该重点做好“五个创新”。
一是创新服务理念。要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推进以“阳光审批”为理念的“透明办”,做到“一枚印章管到底,清单之外无审批”。我们梳理制定了《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共计258项,每项包括行使层级、设定依据、办理流程、办结时限等内容,并通过河北政务服务网对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实现全部公开透明,为审批安上“探照灯”。以便民利企为目标,持续深挖改革潜力、优化服务供给,为审批“瘦身减肥”,让服务“升温提速”,着力叫响“审批事项‘简郸办’,服务事项‘热情办’”邯郸品牌。
二是创新审批机制。推出“告知承诺+容缺审批”新模式,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大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事项、优流程,以“承诺书”代替部分申请材料,材料压减40%以上。研究制定了《关于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审批管理实施方案》,探索推行建设工程规划“预证”和施工许可证“双证联发”,实现项目建设“拿地即开工”,即项目取得土地后,并联办理建设工程规划“预证”和地基处理部分施工许可,重塑审批流程,项目手续办理时间平均压缩2-3个月以上。
三是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强化主动服务意识,积极推进由“要我干”向“我要干”“我会干”转变,聚焦“解民忧、纾企困、优服务、促发展”,在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深入开展“政策找人、服务上门”活动。围绕抓投资上项目、帮扶企业纾困、稳住市场主体等重点领域,制定了市本级第一批“政策找人、服务上门”政策服务事项目录清单62项,开展清单化帮扶活动。对照政策服务
事项清单,局领导带头深入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一线开展走访调研,摸清企业需求,逐类建立工作台账,提供精准化、定制化服务。对省、市重点项目、重大民生事项等实行台账管理,开辟“绿色通道”,加快项目落地。
四是创新帮扶模式。针对620个省、市重点项目,我们实行局领导包联帮扶工作机制,12个工作组每月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精准业务指导。开展“入园进企送服务”专项行动,局领导带领相关业务处室人员,赴项目现场、企业车间、群众家中等送政上门、讲解政策。建立“项目报建专班”,依托“企业110”服务中心,优化帮办代办流程,全面提升项目单位报建效率,实现对重点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报建的系统化管理。
五是创新作风建设。以持续深化“转作风、提效能、比担当、作贡献”活动为总抓手,以全市审批系统“双学双比双创”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作风建设,大兴“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之风。扎实开展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九大行动,即“头雁带动”“五查五纠”“开门纳谏”“在线问政”、公开承诺、制度提效、正反面典型教育、审批提速、“亲清查访”。不断强化窗口行业作风纪律建设,以作风建设的持续深化带动服务效能的稳步提升,努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奋发进取不容停歇。市行政审批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和政务服务改革的伟大征程中继续踔厉奋发,攻坚克难,为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全市营商环境优化贡献审批力量!
奋力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中共蒲江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2年8月31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十四专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一脉相承,有机统一,进一步回答了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新世界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科学指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前进方向。近年来,蒲江县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抓紧抓实,奋力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一、守绿护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蒲江县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大力实施碧水保卫、蓝天保卫、净土保卫、生态系统质量提升、生态价值转化提升五大工程,全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厚植“绿色蒲江”生态本底。坚决推进“林长制”,加强全县天然林保护,管好现有森林资源、健全森林保护机制“保存量”。有序推进林地上残次经济林和生态敏感区、水源保护区经济林换种生态林工作,实施全域增绿、生态修复,构建生物多样性复层群落结构“扩增量”,筑牢长秋山和大小五面山生态绿色屏障。不断深化“河(湖)长制”,全面优化蒲江河、临溪河水系网,加快提升朝阳湖、石象湖等生态功能,建立长滩湖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监控预警系统,做好水源涵养林等生态隔离带的建设与保护。持续实施“两个替代”(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增强现代农业绿色种植思维,制定绿色农产品生产集成技术和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实施高标准绿色生产,形成绿色产业防控实体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