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济源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3-02-22 06:46:32 127

文章导读

牢记初心使命践行为民宗旨奋勇争先出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济源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济源市委书记史秉锐 (2021年12月14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牢记初心使命践行为民宗旨奋勇争先出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济源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济源市委书记史秉锐

(2021年12月14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济源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济源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建党100周年的历史时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初心使命、践行为民宗旨、奋勇争先出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努力奋斗!

一、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站上新的历史起点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济源大事难事交织、机遇挑战叠加的五年,也是济源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攻坚克难、开拓奋进的五年。五年来,十二届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力同心、顽强拼搏,较好完成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

五年来,我们在决胜全局的大战大考中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工作部署在济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世纪大考中,秉承历届市委打下的良好基础,济源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十三五”时期,经济总量持续壮大,2020年达到703.2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42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5818元、居全省第二;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8.4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51倍;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新增市场主体3.5万户,比“十二五”末增长84.84%;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和人均指标持续位居全省前列,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获评河南省高质量发展先进省辖市。全力以赴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PM2.5、PM10平均浓度较“十二五”末分别下降28%、32%,初步核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4.97%;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不断取得新的战果,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面对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科学研判、沉着应战,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面对今年重大雨情灾情和疫情叠加的严峻形势,精准施策、克难攻坚,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践证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决策,在省委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战胜各种风险考验,推动济源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五年来,我们在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面前把握正确方向,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坚定前行。成功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进一步彰显了济源的体制优势,拓展了济源的发展空间。主动融入中原城市群发展总体布局,高标准编制沿黄总体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洛济深度融合发展,济源的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坚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培育壮大有色、钢铁及装备制造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了中国白银城、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纳米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产业集群化、链条化程度明显提升;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8%;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82%,居全省第二。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化率达到67.5%,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达到80%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6.93平方公里,城市供水、供气、供暖、绿地、公园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增加,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市。济阳、济洛西高速公路和一大批城乡道路建成通车,小浪底北岸灌区、河口村水库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成投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践证明,只要认清方向、坚定信心、找准定位、抓住机遇,我们就能够在转型发展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走出一条具有济源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五年来,我们以更加开阔的思路视野谋划改革开放创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了内生动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坚持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创优势、以创新增动力,济源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稳、能力更强。示范区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内设机构有序运行。承担的30多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任务成果丰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职教改革等多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济源海关开关运行,济源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成功获批,进出口总额及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成功申报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河南省军民融合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在济源挂牌,重点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成为全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城市,入选全国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城市。实践证明,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技创新,济源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和优良的基础条件,这也是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关键所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中国共产党济源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086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