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写作中的10类错误
政务信息,是由政府机关采集,通过特定载体反映与经济、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相关的活动情况或数据。政务信息在不同的机关可能会有不同的名称,比如:有的单位将其称为“简报”、“快报。
政务信息写作中的10类错误
政务信息,是由政府机关采集,通过特定载体反映与经济、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相关的活动情况或数据。政务信息在不同的机关可能会有不同的名称,比如:有的单位将其称为“简报”、“快报”、“综合信息摘报”、“每日要情”等,但它们都属于政务信息。政务信息不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法定公文,但在日常工作中,它具有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为上级部门或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各地各部门间工作经验交流、迅速反映突发事件基本情况等重要作用。政务信息是各级、各类单位开展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种载体,是公文写作者在工作中会经常遇到的一种非法定公文,所以这里将其单独作为一章来写。
一、人称不对
【案例】1
我市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全面竣工
目前,我市重点民生工程市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全面竣工,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今年底可实现对外免费开放。
我市文化中心建筑总面积26744平方米,总投资9400万元,建筑样式吸收了“中国鼎”、“世博中国馆”文化内涵,同时融入了本地民居“天井”、“天圆地方”等文化元素。我市文化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布局最合理、设施最完善的市级公共文化活动阵地。
【案例】2
精神文明创建督导组莅临市××馆督导检查工作
11月20日,由六位专家组成的精神文明创建督导组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莅临市××馆,对创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问题分析】
案例(1)中,编写该篇信息用的是第一人称,从头到尾都是用的“我市”。“我市”到底是哪个市,没有说明。这样的一篇信息读完以后,不知道是谁写的、谁上报的。案例(2)中,“莅临”是自己对别人的尊称。
【正确写法】
信息编写要用第三人称。信息是写给别人看的,是对工作情况真实、客观的反映,所以编写者在写信息的时候要以第三方的身份来写。在涉及具体单位时,直接写单位名称,如“××市”、“××局”,在接下来的文字中可以用“该市”、“该局”来代替。
案例(1)可以改为:
×××市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全面竣工
目前,×××市重点民生工程市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全面竣工,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今年底可实现对外免费开放。该文化中心建筑总面积26744平方米,总投资9400万元,建筑样式吸收了“中国鼎”、“世博中国馆”文化内涵,同时融入了本地民居“天井”、“天圆地方”等文化元素。该文化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布局最合理、设施最完善的市级公共文化活动阵地。
案例(2)可以改为:
精神文明创建督导组到市××馆督导检查工作
11月20日,由6位专家组成的精神文明创建督导组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到市××馆,对创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二、题文不符
【案例】
×××市首届艺术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