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公文?一共是三条:
一是写文章。
进机关后,我参加过一次“处长论坛”,就是由机关里的处长们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培训,有一位专司文字的办公室主任(每个单位这样的人,都绝对是文字上的老杆子),说了一句。
如何写公文?一共是三条:
一是写文章。
进机关后,我参加过一次“处长论坛”,就是由机关里的处长们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培训,有一位专司文字的办公室主任(每个单位这样的人,都绝对是文字上的老杆子),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材料写得好不好,要看高中语文学得好不好。
他说得很有道理,因为文字表达的本质还是作文,简洁、通顺、过渡、层次、详略、避免重复、文章段落的相对平衡、围绕中心组织材料,这些中学作文的知识同样是管用的,甚至小学学习的主谓宾定状补的准确搭配、标点符号(特别是序号)的正确运用、减少错别字等都是重要的。
可能这里我说得有点小儿科,但是仍然需要强调,因为这样的低级错误如果出现在公文里,领导要么觉得文字能力太弱,要么觉得你不认真,会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二是写机关文章。
相对其他文体,机关文章有其自己的特点和规律,这方面,有关的机关公文写作的书论述得最多,重复的部分不讲了,只说我认为最重要的四个方面:文体区别、全文布局、段落句式和字词分寸。
1.文体区别。
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有通知、请示、报告、函(当然,还有领导讲话,虽然不算正式的公文,但也是材料中经常涉及的)等不同的文体,表面上不同的文体最大的区别在于有不同的格式,但这个很容易掌握。
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行文目的,面对不同的阅读对象,要采取不同的语气和态度。 写通知对下,是提要求,可以让对方“一要怎么样二要怎么样”,甚至“要在某年某月前办好某事并报结果”,没必要客气,顶多写个“请”字;写请示或报告是对上,是提请求,要客客气气、明明白白地把事情讲清楚,把理由写充分,把请求提明确,最后还要说上“妥否,请批示”这样的客气话;写调研报告、申论这种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分析事情,重在客观公正、深入透彻,要显示出思维的深度、力度。其他的如讲话、经验交流材料等也都是这样。
2.全文布局。
进入公务员队伍后,你会发现,稍长的公文大概都是三段式的,即“成绩、问题、下一步”,这就是基本的布局谋篇,《人民日报》评论这样的经典文章也是如此,除头去尾,一般是三段:第一段:务虚,某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第二段:阐述面临的形势或存在的问题,第三段:下一步如何去做。 其实也是按照传统“起承转合”的行文方式。举个例子给大家看看,是2007年的《人民日报》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