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谈公文语言的逻辑

2023-02-22 11:17:13 127

文章导读

公文语言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要合乎形式逻辑的要求,从各个角度讲都无懈可击,以体现公文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如果说理不充分,概念使用不准确,语言表达不严密,理解起来就容易出现偏差,执行起来也会出现困难。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公文语言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要合乎形式逻辑的要求,从各个角度讲都无懈可击,以体现公文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如果说理不充分,概念使用不准确,语言表达不严密,理解起来就容易出现偏差,执行起来也会出现困难,从而难以发挥传达政令的作用。目前公文语言中常见有概念模糊、指谓混乱、不合事理、论述不周、自相矛盾、概括不当等逻辑错误。以下试举几例做简单分析,与同仁商榷:概念模糊。具体表现为分类不清、概念交叉、大小概念并列、乱用概念等现象。比如:

各盟市所在地获得“优秀企业家”称号者到主会场参加会议。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域,包括若干旗、县、市;市,是行政区划单位,分直辖市和市。可见,“盟市所在地”就是盟市的行政区域。因此,上例可以理解为“各盟市行政区域内的获得‘优秀企业家’称号者到主会场参加会议”或“各盟市获得‘优秀企业家’称号者到主会场参加会议”。但是,事实上作者的本意是“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的获得‘优秀企业家’称号者到主会场参加会议”。象这样将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违反了要表达的本来意思,无形之中就给工作制造了混乱。

各级领导、广大干部、工人、群众都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加全民健身运动。

“各级领导”也是“干部”,“工人”也属“群众”,大概念与小概念并列起来,一是不妥,二是没有必要。这个句子改为“广大干部群众都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即可。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老秘谈公文语言的逻辑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724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