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得粗心“真面目” 方得计算好习惯——教学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

2023-02-22 11:27:32 122

文章导读

学生平时做数学计算时总是错误百出,问及原因,得到的答案往往就是“我太粗心了”。简单一句话,避重就轻,不仅掩盖了导致错误的真正原因,还让孩子轻易原谅自己,忽视实质的问题,反而无法找到真正的原因。粗心是。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学生平时做数学计算时总是错误百出,问及原因,得到的答案往往就是“我太粗心了”。简单一句话,避重就轻,不仅掩盖了导致错误的真正原因,还让孩子轻易原谅自己,忽视实质的问题,反而无法找到真正的原因。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才是导致学生错题的幕后“真凶”。

一、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实践表明,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基本上接触的都是新知识,他们更需要多加练习增加熟练程度,从而减少错误率,当然,也并不提倡题海战术。

二、孩子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识得粗心“真面目” 方得计算好习惯——教学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756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