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把准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意蕴 司甜武湖 发表时间:2022-06-06 “历史主动精神”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新概念,意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对社会历史规律正确把握的基础上,。
把准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意蕴
司甜武湖
发表时间:2022-06-06
“历史主动精神”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新概念,意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对社会历史规律正确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身所处阶级地位、历史任务、使命担当的清晰认知及科学研判的积极品质。这一概念体现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是党百年奋斗历程展现出的鲜明精神品格,已淬炼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品质的重要内容。这一精神状态和精神品质,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史诗的重要密码。
(作者单位:徐州市委党校、徐州市党建学会)
创新突破逐梦太空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评论员
2022-06-06
人类在宇宙面前是渺小的,但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伟大的。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以及“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中,勉励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开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序幕。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要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大力培养造就人才队伍。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党和人民事业的成功,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是直接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两千多年前,屈原呵壁问天留下不朽名篇,新时代,中国航天行星探测任务由以命名,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汇,文化自信的优美乐章在科技自强的逐梦征程中不断奏响。天宫建站、北斗环宇、嫦娥奔月、天问问天、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中国航天不断创造着新的历史。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铸就,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不断创新突破,让中国人逐梦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党员就要亮身份见行动
胡佐明
发表时间:2022-06-06
5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近段时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很多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坚持亮身份、见行动,叫响“我先上”“跟我上”,擦亮了共产党员这块“金字招牌”,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身为共产党员,就意味着贴上先进的标签、拥有光荣的身份。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每名党员应尽的义务。回望党、国家和军队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还是改革开放、脱贫攻坚,抑或是抗震救灾、疫情防控,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旗在飘扬。实践证明,只要共产党员披坚执锐、攻坚克难,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解决不了的难题。
一个党员一面旗,亮起身份感召人。今年年初,新疆牧民阿布都加帕尔·猛德主动帮助外地游客脱困。当游客表示感谢时,他当即拒绝,并亮出胸前佩戴的党徽。这一举动,感动了无数网友。
军事领域往往是难题最多、风险挑战最复杂的领域。党员干部能否亮明身份、果敢行动,影响和决定战斗力建设质效。据悉,驻高原某部党委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亮出身份上到最高处、走到最远处、下到最深处、蹲到最苦处,用自身实际行动带动官兵搞好练兵备战。去年,该部列装大量新装备,党员干部带领官兵先行先试,带头打第一枪、第一炮,列装40余天即形成单装战斗力。高原缺氧、险远之地阻挡不了战斗力跃升的步伐,这得益于党员干部亮出身份的身先士卒、全力以赴。
当前,军队“十四五”规划全面展开、加速推进,备战打仗、深化改革、建设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无不需要党员干部挺立在前、冲锋在前,擦亮身份见行动。如果党员干部不敢走在前列“挑担子”,抑或“犹抱琵琶半遮面”,当起“口袋党员”“影子党员”,不仅愧对“合格”二字,也是对单位建设发展的不负责任。
军队党员干部亮身份、见行动,最重要的是提升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只有坚持“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立足岗位当先锋、作表率,冲在第一线、战在最前沿,千方百计打破瓶颈、奋发向前,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才能彰显党员干部的好样子,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新的荣光。
传精神伟力承历史伟业
陈映霞张莉君孙悦
发表时间:2022-06-02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时代各有不同,但青春一脉相承。不同时代的中国青年,拼搏奉献,用奋斗绘就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以不同的精神面貌共同铸就民族复兴的不朽功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不怕牺牲、浴血斗争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党建评论汇编(21篇)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24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