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县农村问题的调研报告
按:今天与大家解析分享一篇调研报告,这篇报告虽然是群众路线时的稿子,但仍有不少借鉴意义:一是从背景形势看,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和抓学习、改作风、大调研之年,。
对全县农村问题的调研报告
按:今天与大家解析分享一篇调研报告,这篇报告虽然是群众路线时的稿子,但仍有不少借鉴意义:一是从背景形势看,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和抓学习、改作风、大调研之年,加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即将展开,领导干部以什么样的姿态下基层搞调研摸实情,从文中可以找到答案;二是从主旨内容看,文章围绕一个村解剖麻雀,对全县农村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寻求解决对策,这对下一步各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和借鉴;三是从文章写法看,这篇调研报告打破常规行文套路,以体会串例子、以问题找答案、以思路带工作,文风清新、语言质朴、用词巧妙,通篇读起来一气呵成,非常值得各级笔杆子学习参考。
感动 触动 行动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后(介绍形势背景,大家写时可用“党的十九大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等最新背景置换),为了更进一步问作风方面的差距、问困难群众的诉求、问为民服务的举措、问加快发展的良策,我到离县城40多公里的大柳乡大柳树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拉农家话,并以该村为标本,对全县农村问题进行解剖(介绍调研展开的目的和基本情况)。通过与群众和干部整三天的零距离接触,我深切感到,农村有些情况,就像小马蹚过的河水,既没有老牛说得那么浅,也没有松鼠说得那么深。听过、看过、亲身经历过,才会知道,这里面有感动、有触动,也必须加快行动。(第一段作为调研报告的前言部分,主要叙述调研的目的、时间、对象、采用的方法以及初步的结论)
感动,缘于一种境界
(文章主体部分紧扣“感动、触动、行动”三个关键词叙述,采用的是调研报告横式结构的写法,每部分大体都用“问题+事例+观点+措施”串起来,这种写法一般在写收获认识时比较常用。)
感动之一: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群众究竟如何看待现在的干部?还有没有血肉联系、鱼水深情?是不是真像有些声音那样说得隔心隔肚?带着这个问题,我每到一户农家,都迫不及待地先问他们关于这方面的想法。可在村里走了一圈之后,这个最令人忐忑的问题成了最不是问题的问题。(一开始就抛出问题,开门见山,不弯不绕,让人有欲罢不能、一探究竟之感。大家要注意的是,从问题切入,是这类文体的常用写法)
听听群众的声音:刘先科说,我们怎么会恨你们干部,我过去是要饭过来的,想想过去啃树皮的时光,共产党对老百姓的恩德真是太大了;詹德军说,过去是老百姓向国家缴东西,现在国家一分钱不要,种粮给补贴,养猪有保险,房子坏了补钱盖,老了还发养老钱,现在政策就是好;魏发友说,胡书记,你不要一直责备自己看我们少,县里的事很多,上下左右你都要应付,分不开身很正常。就是我们自己娃子,一年到头也回来看不了我们几回。你能来看我们,我们高兴都来不及。(引用3位老乡的话来回应开头的问题,注意这是调研报告最一线的素材,最能反映民心民意,起草报告时可直接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