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三2020年上半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
“如椽巨笔”微信公众号2020年7月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现任云南省委组织部部长李小三2020年上半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
李小三2020年上半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
“如椽巨笔”微信公众号2020年7月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现任云南省委组织部部长李小三2020年上半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
推荐理由:士
《江西教育》等中央、省级媒体发表调研报告、政策研究等方面的文章20余篇。之后,历任中专学校党委书记、团地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行署专员、抚州市政府副市长等职务,并从任县长开始,陆续出版了《国事与人生》(1999年)、《县域经济概论》(2000年)、《跨越自己》(2001年)、《招商学》(2003年)等专著。2003年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2012年任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局长,期间发表了《为政要略》《领导力要略》《领导哲学要略》《从政之要900句》《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等近40部著作。据可考资料,截至目前,他已经出版发行各类著作近50部。他之所以能够著作等身,主要原因在于乐于、勤于、善于学习和专研,能够及时将知识转化为理论,将理论表述成文字,并形成优秀的研究成果。他还将自己的读书学习心得形成了《读书札记》(共10卷)。
念,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机关工作十八法”广为流传,屡屡被文友点赞刷屏,被誉为机关工作的必备箴言,其中的“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也成为网络金句。
士士士士
目录
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必须树牢十种理念31
领导干部必须着力解决的四个问题44
领导干部之修炼
在第44期中青班学员座谈会上的授课提纲
(2019年12月18日,公开发表于2020年)
一、当领导干部就得修炼好“八种武功”
武功又称武术、功夫,现多引申为本领、技艺、“身手”等。从事任何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功夫,说相声要会“说、学、逗、唱”,唱京剧讲究“唱、念、做、打”,做中医需要“望、闻、问、切”,当干部也要有一身高强的“武功”。领导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必须“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不断修炼好头功、心功、身功、眼功、耳功、口功、手功、腿功。
一是必须不断修炼好“头功”——武装头脑,增长智慧。善思则睿智。具备动脑筋思考问题、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头功”,是每个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前提。领导干部应当加强“头功”修炼,努力使自己具备政治家、理论家、创新家的思维和智慧。应当具备政治家的思维,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规矩,处事多想政治影响,成事多想政治效果。应当具备理论家的思维,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应当具备创新家的思维,强化创新意识,储备创新知识,锻造创新胆识,不断适应新形势、应对新变化、研究新情况、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二是必须不断修炼好“心功”—一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身之主宰便是心”,心胜则胜。领导干部只有“心功”强,才能始终充满自信,有勇气、有智慧应对一切挑战,不畏艰难、一往无前。领导干部加强“心功”修炼,重点要增强自信心、进取心、平常心。要增强自信心,不断激发战胜困难和成就事业的内生力量,对行为、目标、希望等抱有必胜信念,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信心贵如金。要永葆进取心,坚定理想信念,守初心担使命,时刻保持一种昂扬向上、发愤图强、不断自我扬弃、勇于迎接挑战的精神追求,积极担当作为、勇于奉献自我。要保持平常心,乐观豁达、顺其自然、从容淡定,不畏惧艰难、不回避挑战,面对得失心境淡然、面对困难处之泰然、面对失意心境豁然,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永葆洁身自好。
三是必须不断修炼好“身功”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古语云:“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地方、一个单位
发展的“领头雁”,必须自觉强化“身功”修炼,做干事创业的引领者、示范者、实干者,充分发挥“头雁效应”,要当好引领者,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要当好示范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用“身影”指挥、少用“声音”指挥。要当好实干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优先,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是必须不断修炼好“眼功”——眼观六路,洞彻世事。修炼“眼功”就是要提高观察事物现象、本质、规律的能力。领导干部只有练强“眼功”,做到识“势”、识“世”、识“时”、识“事”,精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才能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使领导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修炼识“势”的“天眼”,认清历史趋势、当前形势、民意态势,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中化被动为主动,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要修炼识“世”的“慧眼”,知世情、党情、国情、域情,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要修炼识“时”的“明眼”,认清时局、服务大局,与时俱进、把握当下,不主观臆断、不逆时而为,紧跟时代步伐、答好“时代之卷”。要修炼识“事”的“亮眼”,认清和抓住“事”的本质,把握“事”的变化发展规律,不被“事”的表象所迷惑,按客观规律办事。
五是必须不断修炼好“耳功”——耳听八方,博采众智。“耳功”就是听取提醒、批评和意见的功夫。多闻者智,距谏者塞,专己者孤。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领导干部必须修炼一双“听八方、采众智”的“顺风耳”,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实效性。耳要“聪”,努力做到“掏空耳朵”全听,“拉长耳朵”细听,“竖起耳朵”恭听,潜听基层“呼声”,聆听下级“怨言”,常听群众“骂声”,从中找到加强工作的着力点、解决问题的破解点、制定政策的出发点。耳要“硬”,学会甄别,保持主见,信忠言不信谗言、信真言不信谣言,坚持原则、保持清醒,不能入耳即当真、听风就是雨,始终保持强大定力。耳要“顺”,广纳净言,闻过则喜,择是而从,有容言之气度、纳谏之雅量,做到“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绝不能得“耳背”之疾,否则就会导致“纳
谏不诚、进谏无门”。
六是必须不断修炼好“口功”——能言善道,言之有理。震天下者必震之于声,导人心者必导之于言。管理就是5%的指令和95%的沟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领导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说”中进行、“道”中开展的,必须努力修炼过硬的“口功”,不断提高领导力。要锤炼“善于辞令”之功,练就“三寸不烂之舌”,掌握正确的说话方式,做到遇事得心应“口”,侃侃而谈,“言”之有据,“言”之有物。要锤炼“沟通协调”之功,增强沟通意识,掌握沟通艺术,求得思想上的统一、谋得行动上的一致,展现自信与能力、思想与视野、智慧与艺术。要锤炼“讲话像话”之功,重视自己的每次讲话,活学活用群众语言,为用而讲、讲必有用,使听之者众、闻之者然,使人愿听想听乐听,听了如沐春风,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心向党、跟党走。
七是必须不断修炼好“手功”—一能“文”能“武”,善作善成。所谓“手功”,就是指动手干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写”和“做”两个方面。毛泽东同志曾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还是在于“动手干”。领导干部必须炼就“多面手”。拥有“秀才手”,不畏其难、敢写愿写,多读勤思、想写乐写,以写为乐、乐中写作,让写作成为锻炼思维、提高认知、思考问题、谋划工作的重要“法宝”,不断提高“用笔领导”的能力。练就“绣花手”,坚持严肃、严格、严谨,力求细致、精致、极致,既能肩挑千钧担,又能手捏“绣花针”,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见水平、见功力,把工作做到位、做过硬,出精品、创一流。成为“快刀手”,出手快、行动快、反馈快,凡事雷厉风行,保持快节奏、追求高效率,今日事今日毕、此时事此时毕,日清月结、案无积卷,“事情定了就办、办就办好”。争做“主攻手”,增强“主攻”之愿,提振“主攻”之勇,砥砺“主攻”之能,冲锋在前、带头攻坚、勇于担事,绝不当“二传手”,绝不当“指挥将军”“摆手先生”“甩手掌柜”。
八是必须不断修炼好“腿功”——勤勉务实,行稳致远。“腿功”就是指工作中脚踏实地、勤勉务实、行稳致远的能力。俗话说,“官勤民少忧”。自古到今,大凡有作为的官员无不“勤”字当头。领导干部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加强“腿功”修炼,切实为党和人民事业勤“跑腿”。要炼就“飞毛腿”,做到腿“勤”、腿“快”,勤向“上”跑,勤往“下”走,勤与
同事沟通,勤向“外面”学习,凡事先行一步、快人一拍抓落实。要愿做“泥腿子”,脚踩一路泥、身落一层灰,多往基层一线跑,多往群众家里跑,到基层接地气,拜群众为师,为人民服务,决不能“足不出户”、甘做“大家闺秀”。要磨出“铁脚板”,增强“踏平坎坷成大道”的信心,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踏无人涉足的“盲区”、敢闯矛盾交错的“难区”,不断向前、向上登攀,真正走得稳、走得正、走得久、走得远。
三、为政之要是做好官德的修炼
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我们党一路走来,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路线,把官德摆在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官德,提出好干部标准,突出干部要“以德为先”,多次强调,“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领导干部要坚持以德为先,把加强官德修炼作为为官从政之要,勤于学习、学以明德,善于反思、思以正德,加强实践、行以修德,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一要明大德,“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这是领导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最大的德莫过于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事业,始终筑牢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这始终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必须带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必须把理想信念融入具体工作,增强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不断锤炼坚强党性,忠于党忠于人民。领导干部来自组织,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绝对忠诚于党是领导干部最高的政治原则和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把做到“两个维护”切实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确保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