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荟”系列№81
扫描二维码关注“笔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文名”公众号
2022年8月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
“新文荟”系列№81
扫描二维码关注“笔苑”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文名”公众号
2022年8月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2022年上半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
推荐理由:士
《包容的力量》讲的是企业文化;《央企市营》讲的是央企如何进行市场化经
营,《经营方略》讲的是他二十多年的经验、体会和失败教训,被誉为中国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论语”;《国民共进》讲得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出版了
《笃行致远》《央企市营》《问道改革》《改革心路》《经营心得》《我的企业观》等一系列书籍,均得到好评。
的雏形,2011年,《经济日报》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对“央企市营”做了系统介绍,并把它作为央企改革的新模式。后来,他又提出“混合所有制”理念,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里正式提出混合所有制这一概念。这个创造性的思维,不仅改变了中国建材,改变了他后来去的国药集团,更改变了诸多即将被市场淘汰的央企的命运。为了振兴中新集团,他在2003年,将中新集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建筑材料集团(简称中国建材),开始以水泥作为企业主打项目,在业内掀起了大规模的联合重组热潮。“汪庄会谈”是中国建材行业里有名的故事,他约浙江水泥的“四大天王”喝茶,从早晨喝到晚上,终于把他们都说服了,一致同意联合重组;后来又联合重组150家水泥厂,形成了“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的南方水泥。南方水泥大规模跨省、跨所有制形式的收购,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哈佛商学院资深的副院长亲自来到中国进行调研,并将其经典案例收入到哈佛教案中。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写来贺信:“祝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早日实现战略整合的既定目标,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不断探索新路,为促进区域合作、联动发展作出更大贡献”。2006年中国建材香港上市后,他又风卷残云般重组了900多家水泥企业,成为世界第二水泥大王。直至今日,他已重组了上千家企业,有9个区域性的水泥公司,有5.3亿吨产能。2018年,中国建材超过了多年盘踞世界建材第一“宝座”的法国圣戈班公司,登顶世界第一,实现了逆势崛起。三是2009年,他再次临危受命,接手当时资不抵债国药集团,成为了中国最特殊的国企领导人——担任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两家央企董事长的职务,管理将近26万名职工,直至2014年。在任职7天内,他读了八本投行关于医药方面的书,又利用半年时间,调研三四十个下属单位,活用“混合所有制”模式,实施“四合一”重组战略,整合全国290个地级市的国药网,建立起了覆盖全国的“国药网”,使国药集团香港上市,涅槃重生。同时,他还给国药的战略定位加上了“健康”两个字,为国药产业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他带领着26万名职工,创造了央企在充分竞争行业的骄人战绩:中国建材从20亿元,增至6000亿元,荣升世界500强建材
类第一名;国药集团从360亿元,增至2014年他离任时的2500亿元,并成为中国首家跻身世界500强的医药企业。他也成为继日本稻盛和夫后,第二个带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奇人”。特别是2009年至2014年,他在5年时间里,同时做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董事长,被誉为“中国的稻盛和夫”。2014年中国开始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国家选了两个试点企业,一个是中国建材,一个是国药集团,都是他带出来的500强企业。
同时,他也是最懂国企的人。他曾撰写多篇文章,全面、准备、客观地阐
述了国企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翔实有力的例证、不容辩驳的事实,消除了国内外对国企的误解。他的“此国企非彼国企”“混合所有制”“隐形冠军”等理念,也成为央企、国企中的主潮流。郭台铭评价其为:“要么是个怪人、奇人,要么是得了精神分裂症。”2018年,他获得世界500强CEO第一个终生成就奖,全球只有三位,其他两位是:亨利·凯瑟克爵士、宁高宁。2019年,他陪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了意大利和法国,并当选新一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而能够实现政通人和,靠的就是自己的人格魅力。他把“人和”、“龙”是作为企业的图腾,他做厂长时,每天坚持和工人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他还从河滩里拉回一块石头,请了一位书法家刻上了“和”字放在路旁,凝聚成了“以厂为家”的企业文化;他坚持“以国为家”,在厂子建立“龙”雕塑,始终坚持“站在道德高地做企业”“实业强则国家强,实业兴则国家兴”的理念,深耕实体经济,不屑于挣热钱和快钱。2018年,新中国建材H股上市,对央企来讲,集团公司董事长都兼任核心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但他主动退出,并说:“我已经62岁了,而上市公司经历了“两材”合并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节点,应该给年轻人更多施展拳脚的机会,让他们发挥更大作用,这样对企业的发展更加有利。”
他的生活也很“清风”。他喜欢唱歌、写文章、朗诵和讲故事。他曾经为员工演唱《祈祷》《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等歌曲,振奋企业精神。他坚持自己写讲话稿,喜欢就一件事掰开揉碎了讲,给员工写过《谈谈敬业精神》,给股民写过《把我的真心放在你的手心》等文章,反映强烈。他还曾与中文系毕业,擅长朗诵的云南省长一起朗诵《雷锋之歌》,琴瑟共鸣,惺惺相惜。他觉得企业就是一个故事,说:“讲故事要引人入胜,让大家愿意听;另外,你的故事要能讲下去,不要讲半句没了,更不能前后矛盾、互相纠正。”他还对文字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曾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这次两会上总理报告里写的是“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去年写的是“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前年写的是“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中国的词汇真的极其丰富,今年比去年多了“积极”,去年叫“稳妥”;“大力发展”就是要加速,“稳妥”就是要放慢速度,要慎重。今年在“稳妥”前面又加了个“积极”,说明只稳妥不行,还要再快点搞。“”
他崇敬艾柯卡身上的那种企业家精神——反败为胜、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曾说:“企业英雄有很多共通之处,既要有英雄精神、英雄情结,还必须具备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而他正是企业英雄的典型代表。
他很喜欢《浮士德》,这首史诗始终激励和鞭策着他:“辽阔的世界,宏伟的人生,
长年累月,真诚勤奋,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常常是周而复始,从不停顿。忠实于过去,而又乐于迎新,心情舒畅,目标纯正。
啊!这样又会前进一程。”
天空没有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正如他喜欢的北京大学未名湖:创造了美好的事业,但从不需要耀眼的名字。
目录
积极发挥平台作用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16
8.书中自有“500强”27
发挥优势,推动德州高质量发展31
在2021国企改革十件大事发布会上的主旨演讲
(2022年1月28日)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为总结2021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砥砺奋进、开拓拼搏的突出成就,在国务院国资委的直接指导下,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与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企研究院共同合作,统筹策划、精心组织、整理和评定出2021年国企改革十件大事。借此机会,我和大家谈谈共同富裕和国企改革的话题。
一、共同富裕使国企改革有了新的内涵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希望打造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创造财富之源。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在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也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现在来看,共同富裕使国企改革有了新的内涵,那就是由激励机制上升为共享机制。我们要让企业成为共享的平台,成为大家共同富裕的平台,成为真正的理想基石。国有企业着力推进中长期激励机制的改革,通过科技分红、员工持股、管理层股票计划、超额利润分红权、跟投等,让人力资本与财富资本分配共享,让员工不仅获得工资和奖金,还能享受企业创造的财富,让员工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提升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企业共享机制,进一步打造橄榄型收入结构,让中产阶层占整个社会的大多数,这样的社会构成,使整个社会处于比较稳定的结构,更有利于我国经济实现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