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华荟”系列№22(10篇)曹炯芳精选讲话文章汇编

2023-02-22 22:37:35 150

文章导读

曹炯芳精选讲话文章汇编 “如椽巨笔”微信公众号 2019年5月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现任湘潭市委书记曹炯芳的讲话文章汇编。 推荐理由: 1.一名工匠。他。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曹炯芳精选讲话文章汇编

如椽巨笔微信公众号

2019年5月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现任湘潭市委书记曹炯芳的讲话文章汇编。

推荐理由:

1.一名工匠。他毕业于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攻读的是现代西方哲学。哲学科班出身的领导干部辩证思维能力十分突出,文字综合能力也非常强,如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黑龙江省省长王文涛,怀化市委书记彭国甫,等等,都是有名的笔杆子。他毕业后,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字工作24年,历任湖南省委《学习导报》编辑、省委办公厅综合调研室副主任、秘书处副处长级秘书、信息处正处长级秘书、湘潭市委秘书长、省政府研究室主任、省委政研室主任等职务,是一名资深的文字工匠,句式灵活多变,语言丰富精准是其文章的显著特征。他对邓小平的文风极为推崇,曾发表过《邓小平同志的文风》一文,并始终践行邓小平实在、管用的文风,因此,虽然他是哲学专业毕业,但很少用思辨形态的语言来讨论问题、阐明观点,善于把理论和实际高度统一起来,把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统一起来,并且不断地结合发展变化的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概括新理论。他结合多年文字工作体悟,提出文稿写作四个正确对待的论断:即正确对待书上说的以防食书不化;正确对待他人说的,以防人云亦云;正确对待导说的,以防唯上是从;正确对待自己说的,以防故步自封观点独特,引人深思。

2.一种嗜好。他曾自述小时候唯一的一次挨打是因为太爱读书了。他出身贫寒,小学时,家里只有一盏煤油灯,他父亲晚上喂猪、收柴都要用上这盏灯,他因为读书心切,就捧着一本没有封皮的《三国演义》时刻跟随父亲借光看书,却因妨碍干活,被父亲打了一个耳光。在大学时,馒头是他的主餐,因为可以直接吃,不用打菜,用省下的钱来买书。他对于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书,喜欢买、喜欢读、喜欢藏,只要一出差,第一件事就是带本书放在包里,连续出差五天以上,回来时肯定要带上一包书,这些书要么是在机场买的,要么是在旅店附近买的。他曾自嘲:一逛商店腿就痛,一到书店就出不来。也正是因

为这样,他的知识面非常宽,视野非常广,思考非常深,讲话文章往往内涵丰富,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可读性非常强。

3.一句箴言。他曾自述:30年来,有一段话一直写在自己的每一个笔记本的扉页上,就是马克思17岁的时候写在中学毕业论文上的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得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他长期从事文字服务工作,将责任两字看得非常重,在他的讲话文章中,责任也是一个高频词。他到湘潭工作前,省领导对他说:湘潭,没有理由不快发展好发展。使他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在具体工作中,他也用没有理由就是要寻找理由进行了积极回应,湘潭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实现了湘潭人十四载的梦想,湘潭经济社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祝愿这位集文字·读书·责任为一身的笔杆子一路炯炯有神,路旁芳草萋萋

1993年

2011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试析邓小平同志的文风

(1993年)

小平同志的文风极富特色。关于他的文风,毛泽东同志曾幽默地评价道:小平同志写的东西,好像吃冰糖葫芦。的确,我们在学习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著述时,总是被他通俗易懂、观点鲜明,精而管用的文风所感染。认真探讨一下小平同志的文风,对领导干部提高领导艺术,对从事政论写作的同志提高写作水平都是大有裨益的。小平同志的文风概括起来大致有三大特色。

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小平同志无论是写作,还是讲话,其构思谋篇文字修饰从不刻意追求固定的格式、华美的修辞。他总是从群众中来,语言词汇都很群众化,观点也易为群众所理解和接受,有时就跟拉家常似的,但字里行间又没有丝亳拖泥带水,重复累赘之处。

一是生动形象。在这方面,他对官僚主义众生像的刻画就很有代表性,他是这样描述的: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拨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这是对官僚主义百丑图的最通俗,最生动不过的解释,读来令人痛快。官僚主义形象经他一描,便维妙维肖,跃然纸上,最易为人民和众识别,那些有自知之明者也便于对号入座,洗心革面。他在批评有的地方和部门存在的成天忙于请示汇报,批转文件现象时,用收发室来形容这些地方和部门也很有说服力。收发室是什么性质,起什么作用,这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如果某个部门成了收发室,还有何效率可言吗?这样,小平同志仅用收发室这个概念便把有些地方和部门眼睛向上等、靠、要,敷衍应付仅当传声筒的不负责任态度刻画得淋漓尽致。再如,在中英谈判香港问题时,邓小平同志强调:主权问题是不能讨论的,到时候一定要收回,香港主权不收回,我们就是李鸿章。李鸿章是什么人,稍稍懂得一点我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李鸿章是中国近代万人唾骂的卖国贼,割地赔款的始作佣者。主权独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振兴民族大业为重的中国共产党人当然不能作李鸿章第二。小平同志

只用一个通俗的形象比喻便表明了我们在主权问题上的严正立场。

二是亲切自然。小平同志的很多思想都是以口语化的语言表述出来的,好象拉家常,娓娓道来,平易近人,引人入胜。如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通篇都体现了这一特色。我们学习这个谈话,就好象在聆听一个智慧老人的教诲,字字句句,深入浅出,朴实无华。我们不仅为小平同志深刻犀利的思想、敏锐缜密的思维所折服,也为他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夫所吸引。如他在谈到接班人问题时说:如果不培养好接班人,等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人老了,象我们今天这样聊聊天还可以,做工作精力就不够了……我们这些老人关键是不管事,让新上来的人放手干,……我二十几岁就做大官了,不比你们现在懂得多,不是也照样干?人选好了,不出事,我们就可放心睡大觉。在谈到改革开放时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类似这样的谈话还很多。小平同志正是用这些让人听来亲切自然,喜闻乐见的文字阐述着一个个深刻的思想,一个个伟大的理论。小平同志充满群众化语言的南巡谈话虽然只有八千字,但它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的最通俗的注释,深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认同。这正好与我们有的同志无论什么场合皆照本宣科,空洞无物,又故作高深的作风、文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观点鲜明、思想深刻

一篇好的文章,一个好的讲话,深入浅出的文字当然是其基本要求,但其目的还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阐述观点,传播思想,如果没有观点、没有思想,或者观点不突出,思想不深刻,再好的文字也是平淡无味的。小平同志的文章、讲话恰恰是深刻的思想与通俗易懂的文字的有机结合。有血有肉,学习起来深受教益。

一是体现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绕弯子、不卖关子。比如小平同志1980年在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开篇就切入正题这次扩大会议,主要是讨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以及一此有关问题。这样一下子就把会议的主题突现了出来,从而及时抓住了与会者的思维。又如,小平同志在86年作的革政治制度,增强法制观念的讲话,一开头就亮出自己的观点:有些同志提出关于端正党风和纠正不正之风的工作划分,其实,主要还不是两件事怎么划分的问题,而是党和政府的关系问题。这样明确的态度自然会引起人们的

关注,促使人听下去,关心报告人的进一步阐发。再如我们通过小平同志去年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六个问题,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而且都是开门见山,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亳不含糊。

二是体现为高屋建瓴,概括性强。尽管小平同志很少用思辨形态的语言来讨论问题、阐明观点,但他善于把理论和实际高度统一起来,把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统一起来,并且不断地结合发展变化的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概括新理论,从而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诸如:关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初级阶段;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关于计划和巾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实现国家统一等等。这些具有丰富内涵、深刻内容的思想理论观点的提出,正是小平同志高屋建瓴,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高度概括出来的。

小平同志自己作到了这一点,对别入的文章也这样要求,比如他在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中写到:我看了起草小组的提纲,感到铺得太宽了。要避免叙述性的写法,要写得集中一些。对主要问题要加以论断,论断性的语言要多些,当然要准确。实践证明,按邓小平同志的意见形成的《决议》是成功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最主要、最光辉的文献之一。其中的很多概括性的论断成为了我们进一步前进的指南。

三是体现为概念明确,思路清晰。如果一篇文章或讲话概念模糊,思路混乱,语无伦次,就会使读者或听者如坠云雾之中,莫名其妙,不得要领,最终一无所获,这自古是为文者一大忌讳,因此,作文,讲话要做到概念明确,思路清晰,这是提炼观点,阐发思想的基本要求,在这一点上,小平同志又为我们做了典范。比如,他在论述改革的性质、目的、内容、方针和原则时,总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区别开来,强调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着重研究体制的改革”“实行对体制的革命,关于改革的目的,他明确指出:总的目的就是要有利于巩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下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关于改革的内容,他指出,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它各个领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菁华荟”系列№22(10篇)曹炯芳精选讲话文章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93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