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强化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

2023-03-21 11:00:12 247

文章导读

党课讲稿:强化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 各位老师,同志们: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随着互联网的高度普及,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成为高。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党课讲稿:强化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

各位老师,同志们: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随着互联网的高度普及,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成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点之一。对此,高校应强化系统思维、制度思维、底线思维、危机思维和创新思维,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构建各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能力和水平,守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阵地,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

一、强化系统思维,构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协同治理网络

互联网的开放性、信息发布的匿名性和权力主导的去中心化等特点决定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需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高校需强化系统思维,明确各治理主体的作用,强化各主体之间的联动合作,构建结构合理、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协同网络。

发挥高校党委在治理网络中的支点作用。高校各级党委作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领导力量,一方面要领会党和国家关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把握工作重点;另一方面要做好工作部署,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鼓励各职能部门与教职工立足自身岗位发挥专业优势,推动部门和学院各负其责,行政队伍与教育队伍同频共振。此外,还要加强信息公开,让广大师生了解并参与到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工作中。

发挥高校师生在治理网络中的节点作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应明确师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模式,将理论教育与师生需求相结合,厘清学术观点与政治原则问题,使师生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正常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同时,鼓励师生正确“发声”,主动“发声”,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网络技术优势与群体优势,推动其成为主旋律与正能量的生产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助力营造清朗、和谐的网络空间。

发挥意见领袖在治理网络中的连接作用。网络意见领袖具有网络传播的活跃性、受众的广泛性、专业领域的权威性等特征,能对受众的态度和言行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高校应加强网络评论员、发言人等队伍建设,主动培育熟悉网络传播规律的意见领袖,积极发挥其在网络舆论中的正向引导作用,通过意见领袖凝聚高校各主体的思想共识。

二、强化制度思维,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责任落实机制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强化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139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