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人民日报精选评论文章汇编(18篇)

2023-03-21 14:17:52 377

文章导读

 2022年12月人民日报精选评论文章汇编(18篇) 目录 1.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2 2.为建设航空强国贡献青春力量5 3.不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8 4.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11 5.深耕。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2022年12月人民日报精选评论文章汇编(18篇)

目录

1.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2

2.为建设航空强国贡献青春力量5

3.不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8

4.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11

5.深耕文化土壤,助力文创升级14

6.助力信息消费跑出”加速度”17

7.讲好”中国制造”的奋进故事20

8.不断压缩”网络水军”生存空间23

9.加快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26

10.让更多人租得起住得好29

11.让网络购药更安全更便捷31

12.守护好未成年人上网的清朗空间34

13.用好冬奥遗产,点燃冰雪激情37

14.强国必先强农40

15.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43

16.从供需两端促进文旅回暖46

17.行稳致远,中国号扬帆再出发49

18.最大限度激活数据要素潜能53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对全体教育工作者而言,筑牢人才之基是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

千秋伟业,人才为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使命在肩。作为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国家队,广大高校应当不断深化对人才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自觉与自信。要充分认识到走好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应主动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相结合,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创新联动发展,同向同行。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高校应高度重视基础学科的发展,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纵观当下科技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往往依靠基础研究的积累和突破。提高对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的重视与投入,鼓励广大学生保持好奇心、保持求知欲,给予基础研究人才更大的发展空间,方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基础学科,提高基础学科发展水平,提升01”的原始创新能力。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还需要高校积极强化交叉融合、协同创新。面对未来竞争,符合国家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应该是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这就需要高校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以更加科学的设计、更加灵活的机制,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打破学科壁垒,提供交叉平台,提高人才视野的高度和广度,充分激发人才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我们欣喜地看到,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各高校精心谋划、系统推进。有的从打破院系藩篱,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入手;有的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下大气力破解两张皮难题,切实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有的在厚植情怀上动脑筋、想办法,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还有的积极推进从游”“同游文化,引导师生教学相长,继承创新。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期待广大高校培养造就更多兼具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为民族复兴伟业筑牢人才之基、汇聚磅礴力量!

《人民日报》(2022120405版)

为建设航空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人物〕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

〔故事〕2012年,当我国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完成着舰起降,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却因突发疾病,为建设航空强国奉献了一生。201211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罗阳因公殉职一事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罗阳同志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2013年以来,航空工业集团以罗阳青年突击队载体,组织广大青年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学罗阳、做先锋,累计有37万人次参与其中。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给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们回信,肯定他们扎根航空装备研制一线,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携手拼搏奉献的团结奋斗精神。

〔点评〕

战机腾飞,英雄长辞,留下航空报国、勇攀高峰的精神航标。十年过去,一群年轻人在罗阳战斗过的地方继续逐梦蓝天。他们传承航空报国的精神,赓续航空强国的事业,以青春之我铸造大国利器,在火热实践中绽放青春光芒。

在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征途中,航空装备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航空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也是一代代航空人的初心使命。十年来,从一型舰载机的成功首飞,到多批战机的成功服役;从多型新型战斗机的成功研制,到多型预研型号的成功论证......在各项急、难、险、重、新的任务中,罗阳青年突击队勇挑大梁、攻坚克难。他们把青春梦融入航空强国的梦想,在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在促进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上积极作为,为建设航空强国贡献青春力量,让中国战鹰高飞远航。

实现航空报国,需要积极作为,需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扎根一线,奋勇拼搏。方文墨视质量为生命,他创造的文墨精度把加工公差缩小到0.00068毫米,解决了一直困扰航空生产制造业的手工高精度加工难题;由全国劳动模范王刚领衔的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坚持快速到达现场、快速诊断原因、快速解决问题,技术问题解决率达100%,被职工们称为生产线上的120”;为建设航空零件增材制造生产线,李晓丹带领团队成员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作现场,仅试验数据及分析报告就完成了800多页......”罗阳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用汗水浇灌梦想、用时间磨砺本领,在青春奋斗中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推动航空事业发展中成长成才,把大有可为变成大有作为。

航空装备的研制具有高复杂性、先进性、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越是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越需要头脑风暴、集智攻关。在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中,有在航空科技前沿研究探索的技术人员,有在工艺制造领域精益求精的能工巧匠,也有保障产品按时高质量交付的管理专家。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打破专业壁垒,增进交流合作,在攻坚克难中形成青春合力。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新征程的奋进之路上汇聚青年力量,让青年在携手拼搏、团结奋斗中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必将激荡起创新发展的澎湃动能。

青年人是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各行各业青年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广大青年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必能以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

《人民日报》(2022120605版)

不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用好科技力量,改造硬设施,也完善软服务,可以更细致、更高效地呵护老年人生活

推动适老化改造,不仅体现出对老年人群体的关爱,更能未雨绸缪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对释放消费新需求、培育经济新动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床边、卫生间安装防滑扶手,让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独立起床、如厕;小区楼门牌用钢琴、提琴等图案区分,照顾对数字不敏感但能记住图形的老年人;为老年人较多的居民楼加装电梯、完善坡道......如今,居家适老化改造在越来越多社区推广开来,以贴心的设计和服务,托举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让更多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美满生活,不仅是小家的愿景,更是大家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专门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推动老有所养不断取得新成效。具体到居家养老层面,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引导各地就相关工作展开探索。改善居家生活照护条件,增强居家生活设施设备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这些适老化小改造正在帮助老年人实现大幸福

做好居家适老化改造,关键在于从实际出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各不相同,改造要立足实际、问需于老。最近就有这样一个案例,天津市河西区有位意外摔伤的老人,急需对房间进行适老化改造。该区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其家属多次沟通了解需求,带上可能需要的所有材料上门安装调试,赶在老人康复出院前顺利完成改造。从收集需求到安装改造再到调查反馈,居家适老化改造每一步都要基于老年人具体生活需求,同时根据高龄慢病、生活困难等特殊需求及时调整,确保改造能实实在在惠及老年人。

做好居家适老化改造,是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的重要内容。要发挥好科技的作用,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数字生活,让智慧社会的发展兼顾老年人需求、惠及老年人生活。比如,针对一些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记忆力下降的情况,能不能开发智能提醒设备,提醒老年人留意食材保质期、用电用气安全等日常生活事项?针对留守老人、独居老人,有没有适合的远程监测系统,帮助子女及时掌握长辈健康状况?用好科技力量,改造硬设施,也完善软服务,可以更细致、更高效地呵护老年人生活,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当前,老龄化社会正加速到来。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与老龄化趋势及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相比,我国当前的适老化改造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普及率不高、规范标准缺乏等问题,亟须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有的地区把居家适老化改造纳入惠民实事来推进,有的地区探索出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家庭自付一点的资金分担机制。这些都是有益尝试,值得鼓励和支持。推动适老化改造,不仅体现出对老年人群体的关爱,更能未雨绸缪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对释放消费新需求、培育经济新动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适应老年人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转变,积极推进老龄事业、产业与时俱进,细化推进包括居家在内的各领域适老化改造,我们定能更好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人民日报》(2022120711版)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努力做到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精准,确保各项政策举措科学有效,坚持用法治的手段保护蓝天白云,避免一刀切”“运动式攻坚,蓝天保卫战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

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不久前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基本消除;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取得积极成效,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等目标。一系列有力举措和目标任务,彰显了我国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坚定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接续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力量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能源消费增量有23来自清洁能源;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达到3亿吨、水泥4亿吨、平板玻璃1.5亿重量箱;建立全世界最大清洁煤电体系,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新时代这十年,我国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打出一套压减燃煤、调整产业、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的政策措施组合拳,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蓝天白云日益成为常态。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前不久,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生态环境部宣教司、人民网联合开展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短短1个月就收到全国各地7000余件作品。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2013年到2020年,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幅度,就相当于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启动实施以来30多年的改善幅度。从以往盼蓝天,到如今争相拍蓝天”“晒蓝天,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12月人民日报精选评论文章汇编(18篇)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153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