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三名+”建设暨“三支队伍”全员培训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3-04-06 18:32:22 250

文章导读

在全市“三名+”建设暨“三支队伍”全员培训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县召开这次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宣传推广*县在“三名+”建设、“三支队伍”培训方面的经验做法,并对两项重点工作。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在全市“三名+”建设暨“三支队伍”全员培训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县召开这次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宣传推广*县在“三名+”建设、“三支队伍”培训方面的经验做法,并对两项重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

上午,大家到*县第十小学、城南学校和第三幼儿园等学校进行了实地观摩,*县教育局、“三名+”共同体代表以及*县教育局、市级“名师+”研修共同体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县教育局和观摩点的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县教育局以及几个共同体代表的发言也都很好,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希望大家结合各自的实际借鉴学习、共同提高,切实以“三名+”建设和“三支队伍”培训,助推渭南教育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

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三名+”建设和“三支队伍”培训工作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回顾过去看变化,勇于创新、加快融合,做优做实亮点特色

一是打破壁垒,互融发展,全面共享优质资源。“三名+”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教育系统立足“三名”优质资源作用的发挥,下茬立势,主抓力推,各类共同体通过团队的组建、运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市县工作方案和共同体工作计划,以及周简报、月督查、季考核、定期专题研判、季度现场会推广等机制,使“三名+”建设工作达到了“参与全员化、管理规范化、运行项目化、推动网格化、评估一体化、督导常态化”等预期目标。各级“名校+”教育联合体充分发挥合作共享的资源优势,“同课异构”和“研课议课”深入开展,“同上一节课”成为常态,“+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教师能力素养等方面实效初步显现。各级“名校长+”发展共同体围绕“六个一”的主要任务,帮助校园长转变观念、优化资源、明晰管理,形成一批热爱教育、研究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的高水平校长团队。各级“名师+”研修共同体落实“10+*”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培养更多的专业骨干教师,提升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

二是创新引领,和而不同,构建特色发展格局。把现场推动作为互促共进的抓手。市上先后在各县市区召开6次现场推进会,现场观摩24所学校的操作步骤和具体实践做法,归纳总结了54份可学习、可复制、可借鉴的推广方案和典型案例。召开县级观摩研讨交流和联席会80余场次,实现了县域内定期互动学习,市域内定期总结推广,增强了县域、校际之间互学共进的工作活力。把“渭南云课堂”作为资源共享的抓手。全市建立健全微课报送、评审、应用、评估等运行长效机制,报送微课487条,累计点击量达53万余次,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渭南云课堂”已经成为全市教师、学生、家长线上学习的主要载体。把高级研修作为能力提升的抓手。先后组织开展四期高级研修班,为各市级“名校长+”发展共同体挂牌校长、“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进行两轮深层次培训,通过专家讲授、案例分析、参与式学习等方式,使参训校园长、教师具备现代教育管理、教育教学与改革的创新意识,为建设教育强市提供智力支撑。各项举措的深入落实,让优质资源实现由“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

三是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提升乡村办学实力。“名校+”教育联合体重点下加乡村教学点、薄弱学校,共“+”乡村学校1025所;“名校长+”发展共同体在具体实施中向乡村校长给予一定倾斜,参与提升乡村校长800余人;“名师+”研修共同体下加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教师达到50%以上,共涵盖乡村教师19500余人;各县市区组织名师、名校力量,围绕农村薄弱学校开展会诊,给予切实的指导与帮助,“名师+”参与开展了省市名师“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示范课堂展示和点评活动。一系列举措,促进了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快速成长,使乡村学校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拓宽教育视野,提升办学水平,有力的助推了乡村振兴。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全市“三名+”建设暨“三支队伍”全员培训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374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