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学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素材汇编(三) “如椽巨笔1”微信公众号2021年7月 目 录 “四个伟大成就”书写恢宏史诗 1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辉煌的
看,这是“淀上人家”的生活变迁。
在白洋淀,
看,这是一道训令和一条标语的隔空对话。
从
“四个伟大成就”,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给中国人民越来越幸福美好的生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是以《共产党宣言》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它所面对和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就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就决定了它的性质、立场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成立一百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斩钉截铁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如磐、使命如山,且恒定如初。
中国共产党深深懂得“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道理,深深懂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逻辑;一直生动讲述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等精彩故事。中国共产党一直忠实践行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崇高理念,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一切。
人民当家作主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永远放在最高位置,始终如一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一切为了人民、一
切依靠人民。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更加自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是人民群众最真切的体验。因此,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想法和做法,要么是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无知,要么就是别有用心、别有企图,但这是绝不会得逞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劫难岁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一百年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念兹在兹的主题,“奋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高昂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因为,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和力量;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的执着和渴望。
人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一个政党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无精神不进。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奋斗,变化的是时空方位,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精神气质、精神风范。“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并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的长期奋斗中得到弘扬,从而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穹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锻造出“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先后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飞跃,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被封锁被遏制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感召力,同时,更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彰显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历史进程、历史成就凝结着宝贵经验、冶铸了伟大精神。总结经验就是以史为鉴,就是为了更好前进,开创更加美好未来。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经验的政党。早在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
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矛盾。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的主题,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复兴就成为中国仁人志士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英勇顽强奋斗的主线。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奋斗在不同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先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进而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由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尤为重要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那时的中国存亡就在旦夕之间,甚至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且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烂摊子上,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先后解决了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继而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今天,正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国共产党人的视野是跨越时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现代化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重大课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归根到底,就是回答和解决如何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中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现实国情,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可以效仿的先例。但是,有志气、骨气、底气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结合“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和安排。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
不知道为什么建设,就不能真正建设。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就一步也不能前进。中国共产党始终公开自己的意图和主张,让人民群众更多知道我们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而这对坚定信心、取得胜利至为关键。在新的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号召全体共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智囊团”系列№263(19篇)学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素材汇编(三)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40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