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团”系列№290(22篇)“一把手”监督、领导班子监督、同级监督素材汇编

2023-02-21 18:03:35 220

文章导读

“一把手”监督、领导班子监督同级监督素材汇编 “如椽巨笔1”微信公众号2021年9月 目 录 探索破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难题 1 更加严格的约束更加科学的监督党。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一把手”监督、领导班子监督同级监督素材汇编

“如椽巨笔1”微信公众号2021年9月

探索破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难题1

更加严格的约束更加科学的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对“一把手”和

领导班子监督的实践探索5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1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一把手监督的重要论述研究15

当前我国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困境及其成因与对策24

防治用权腐败推动破解对一把手监督难题一把手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

促改工作启示29

提升监督一把手的工作质效36

做实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40

国有企业健全“一把手”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的探索43

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日常监督有效路径48

落实落细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54

把对“一把手”监督作为重中之重56

国有企业“一把手”监督困境及其对策58

聚焦难点做实一把手监督65

充分认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要性紧迫性67

不断提高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质效市纪委监委积极推进监督

创新72

紧盯“关键少数”管住“绝大多数”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探索对

“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践74

织密一把手监79

精准施策加强对一把手81

精准施策加强对“一把手”监督83

北京细化措施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明确重点做好政治生态分析85

构建一把手监督常态化机制87

探索破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难题

河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刘爽

(2020年8月15日)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的重大课题,也是需要在党内监督中不断探索破解的难题。河北省委对此高度重视,摆在重要位置,省委书记带头履行党委全面监督职责,主动自觉接受监督,省纪委监委履行监督专责,结合实际努力探索实践,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落实主体责任、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明显增强,为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提供坚强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要意

破解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难题,必须持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学习理解和把握,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为什么监督、监督什么、谁来监督、怎么监督等重大问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学深悟透,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的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是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关键环节。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同样要求聚焦重点对象,紧盯“关键少数”。“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无疑是重点中的重点、关键中的关键。抓住“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这个关键环节,就抓住了监督工作的“牛鼻子”,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必须把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作为重点,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党内没有不受监督、不受约束的特殊党员、特殊干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位高权重,一旦出问题,最容易带坏班子、搞乱风纪,严重影响政治生态。从近年来河北省查处的案件看,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大多发生在担任“一把手”期间,对“一把手”的监督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必须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上下贯通、层层压实,督促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把管党治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把握关键环节,推动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必须突出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强化精准监督,不断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政治统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首先要加强政治监督,始终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紧紧围绕落实主体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等情况开展,在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中看干部的政治品行、制度执行、权力运行、职责履行,督促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

层层压实责任。依托党的组织领导体系构建监督责任体系,把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委监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等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坚持明责、守责、尽责、考责、问责相统一,强化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党委工作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责任不落实、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责问责,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监督工作都抓具体、抓深入。

强化制度执行。围绕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党委要落实好民主集中制、巡视巡察、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党内谈话、任中和离任审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形成主动开展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的浓厚氛围。纪委监委要落实双重领导体制,坚持“两为主一报告”,定期向上级纪委监委报告工作,发现同级党委“一把手”的问题可以直接向上级纪委报告,对下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问题及时向同级党委报告。积极探索下一级党委书记在上一级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并接受评议制度,及上一级纪委书记经批准与下一级党委书记谈话制度。

加强纪法保障。把严肃查处典型问题作为最有力的监督,对反映“一把手”的问题线索优先排查处置,坚持查办案件“后墙”不松,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教育、约谈函询、提醒帮助,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监督“带电”“长牙”。

三、坚持统筹推进,提升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际成效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必须处理好各方面关系,不断提高监督实效。

正确处理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的关系。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关键,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监督全过程,强化各级党委在监督中“主”的责任和“导”的作用,以党内监督统领和带动其他各类监督,防止各唱各的调。其他各类监督主体,无论处于哪个位置、履行何种职能、发挥什么作用,都要自觉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党的自我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正确处理监督“一把手”和监督领导班子成员的关系。在领导班子中,“一把手”是关键。同时,每名班子成员也是分管领域、分管部门的“一把手”。因此,对“一把手”的监督与对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本质上是统一的,实质上都是对“一把手”的监督。只要“一把手”抓好对同级班子成员和下级“一把手”的监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就能形成完整监督链条、实现监督全覆盖。

正确处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不是站在对立面,更不是制造对立面,而是与被监督对象围绕共同目标同题共答、同心协力,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在同级监督中,要强化“真协助就要真监督、真监督才是真协助”的意识;在对下监督中,既要保持监督力度,又要保持监督温度、提升监督精度;既要监督推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及时纠正偏差,又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为担当尽责的正确行动撑腰鼓劲、提供支持。

正确处理制度执行和制度完善的关系。必须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把党中央已经明确的监督制度坚持巩固执行好。同时,以改革创新精神促进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发展,对工作中形成的成熟经验及时总结提炼,上升为制度机制,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正确处理履职尽责和自我约束的关系。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要要求,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严格自我约束,带头主动接受监督,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强化纪法意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更加严格的约束更加科学的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践探索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党建教研部课题组

(2020年8月15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一环,以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和空前力度,创新监督理念、明晰监督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举措,织密织牢监督网、打好监督“组合拳”,在推动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探索出一条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有效路径。

一、把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牵“牛鼻子”、抓关键,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高度重视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强调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

实践反复证明,只有领导干部带好头、做榜样,才能成为无声的命令,产生强大的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一把手”必须当好把方向、谋全局、抓关键、带队伍的领头雁,把责任扛在肩上,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标杆作用应当体现在锤炼党性、遵规守纪、匡正作风、担当作为等方方面面。十八届党中央上任伊始,就把立规矩摆在首位,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坚持以上率下、层层示范。党中央相继制定修订多部党内法规制度,对“关键少数”作出许多“硬约束”,起到了徙木立信的作用。如在加强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方面,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都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主体责任扛起来,主要领导同志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要求“一把手”学得更多一些、更深一些,要求更严一些、更高一些。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为官避事平生耻”,要求“党政‘一把手’亲力亲为抓改革”。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要求“党政‘一把手’要当好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在全面从严治党中,要求“党委书记要做管党治党的书记,当好第一责任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要求“主要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

行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牵牢“牛鼻子”,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已经成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方法指引。

鲜明的问题导向剑指“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顽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一把手”违纪违法最易产生催化、连锁反应,甚至造成区域性、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在多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难题的实质、危害、表现形式进行深入剖析,并就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以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为基础,以管住权力为关键,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通过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优化党内政治生态、高举巡视“利剑”、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问责等各项举措,补足监督短板,构筑起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严密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面从严治党领域的生动体现。

党中央对各级“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严查重处、绝不姑息。党的十八大以来,倒在反腐利剑下的中管干部中,党政“一把手”占到相当比例,不是“一把手”的,违纪违法问题也有很多发生在担任“一把手”期间。白恩培、苏荣、赵正永、秦光荣等人就是典型。2017年和2018年,党中央分别就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规建设别墅问题及涉案的主要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下发通报,给全党上了极其深刻的政治警示教育课。

二、构筑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全方位立体式监督网络

形成全方位监督格局。党中央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日常管理监督,探索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加强对党委(党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党委(党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加强对下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以及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加强对下级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

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级对下级尤其是上级一把手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最管用、最有效。”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关键是党中央要加强对高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所管理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上级“一把手”抓好下级

“一把手”。《党内监督条例》强调,上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对下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应当平时多过问、多提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将党委(党组)书记加强对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下一级党委(党组)书记的日常监督,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作出规定。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敢抓敢管,定期与班子成员和下级“一把手”谈心谈话。班子成员在分管范围内要各尽其责,履行“一岗双责”。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层层落实监督职责,筑牢对“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监督的坚固堤坝。破解同级监督难题。领导班子成员间日常接触最多,最了解情况,最容易发现问题,应当充分发挥常委会作用,班子成员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增强主动监督、相互监督的自觉。《党内监督条例》为破解各种监督困境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支撑,强调领导班子成员发现班子主要负责人存在问题,应当及时向其提出,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并要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个人有关事项应当在党内一定范围公开,主动接受监督。此外,党中央深化纪检监察双重领导体制改革,加强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通过实行“两为主”,为纪委开展同级监督撑腰壮胆。党中央多措并举,强化纪委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委员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情况的监督,同级纪委定期将“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主体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等情况向上级纪委报告,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保证持续有力的监督震慑。

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专责监督作用。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党内监督起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是党中央监督、各级党委监督,其次是纪委监督。党中央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中央纪委协助党中央监督各省(区、市)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党委),加强对中管干部的监督。地方各级纪委协助同级党委加强对下级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党中央深化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派驻监督不是同级监督,它的本质是上级党组织通过强化纪检监察监督,加强对下级党组织“一把手”、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及其部门管理的二级班子和有关人员的监督。派驻监督归根到底体现了党中央的领导,体现了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党组织“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

综合发挥多种监督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这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自信”。党中央在突出党内监督的同

时,综合发挥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作用。包括要求“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监督职权,确保工作符合宪法和法律;支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进行民主监督,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和“一把手”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支持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支持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支持统计部门履行法定职责,防范和惩治弄虚作假;发挥财会监督作用,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督促;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对典型案例曝光剖析,发挥警示作用,等等。

三、释放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制度效力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位高权重,理所当然是各项监督制度的重点约束对象。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智囊团”系列№290(22篇)“一把手”监督、领导班子监督、同级监督素材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42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