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座谈会讲话汇编
“如椽巨笔”微信公众号
2018年8月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在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上的讲话,共9篇文章。中共。
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座谈会讲话汇编
2018年8月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在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上的讲话,共9篇文章。中共中央办公厅是“四最一中枢”的政治机关,在党口政务文字工作方面是最权威、最标准、最严谨的最高机构。而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则是中国政务文字领域最高规格的“盛宴”。自改革开放到2010年,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在1981年、1985年、1990年、1994年、1996年、1999年、2002年先后组织召开了七次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其中后4年的会议讲话进行了公开发表。2003年—2010年,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未召开。2011年才又召开,并改名为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这些会议每一次都对前一时期全国党委办公厅(室)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做出部署。在每一次会议上,人们对秘书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都会深化一步,都会提出一些关于秘书工作的新的重要观点。了解这些会议的情况,对于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历程会有所帮助。2011年开始召开的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历次会议的讲话均未公开发表,故未收集在本汇编之中。认真学习研读这8篇高规格、高层次、高水平的讲话,对于了解办公厅(室)工作,提高写作技能,掌握文字技巧将大有裨益。是为荐。
目录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办公厅工作把办公厅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12.温家宝在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上的讲话15
1996年
3.曾庆红在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上的讲话19
4.胡光宝在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上的讲话:
督促检查工作要在推动中央和各级党委决策的落实上下功夫出成效……285.胡光宝在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结束时的总结讲话39
1999年
6.曾庆红在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上的讲话:
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大主题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委办公厅工作48
7.胡光宝在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63
2002年
8.王刚在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上的讲话: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开创新世纪初党委办公厅工作新局面74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办公厅工作把办公厅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上的讲话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
(1994年12月21日)
同志们:
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是经中央批准召开的。这次座谈会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交流办公厅工作的经验,研究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适应党的领导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办公厅的工作,把办公厅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党委办公厅工作不断发展。1985年全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关于“三服务”指导思想和“四个转变”要求的提出,标志着办公厅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0年党委秘书长座谈会上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特别是江泽民同志关于办公厅要发挥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协调综合“三个作用”的要求,以及温家宝同志在这次会上和1991年秘书长座谈片会上提出的办公厅工作要突出信息调研、督促检查和精兵简政“三项重点”,使办公厅工作的方针、原则、任务和要求更加明确,新时期办公厅工作的基本思路日益清晰,推动着办公厅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党的十四大以后,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办公厅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应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多年,是办公厅工作继承传统、改革创新的十多年,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十多年,也是取得成绩、取得经验的十多年。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办公厅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和勤奋探索,我们已经形成了从工作指导思想到工作内容、从工作方针到工作方法、从工作机制到机构设置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开创了新的历史时期办公厅工作的新局面。这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要求在办公厅工作中的体现,是办公厅工作适应党的工作要求的产物,也是目前正在办公厅岗位上工作的同志们和已经退出工作岗位的很多老同志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各级办公厅的共同财富。我们要十分珍惜这些基本经验,继续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全局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在
全面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党的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的目标特别是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重大措施,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为新时期办公厅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委办公厅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一个基本任务”,实行“两个结合”,突出“三项重点工作”,搞好“四项建设”,把办公厅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个基本任务”,就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当好参谋助手,搞好“三服务”,即为本级党委服务,为各部门和各地区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三服务”主要表现形式是为党委领导工作服务,实质则是为人民服务。“两个结合”,即“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1989年7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给中央办公厅领导同志的一个批示中指出:“过去毛主席讲过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都值得我们在工作方法、指导思想、群众观点等方面引起注意。今后办公厅在这方面可帮助参谋提醒”。“两个结合”是毛泽东同志倡导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办公厅要“帮助参谋提醒”党委搞好“两个结合”,办公厅的信息调研,督促检查等工作也要注意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搞好“两个结合”。“三项重点工作”,就是信息调研、督促检查和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运转。过去我们所讲的“精兵简政”,是日常运转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四项建设”,即办公厅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以上这些,包括了办公厅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抓好了这样几个方面,办公厅工作就能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下面,讲几点具体意见: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并对此作出了具体部署。党委办公厅作为党委的办事机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抓好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办公厅就其性质和职能来讲,特别要把保证和推动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作为重要任务,切实地履行起责任。
四中全会把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郑重地提到全党面前,这对于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持党的核心领导层的稳定和党的路线的连续性,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保证和推动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方面,办公厅负有其他党委工作部门不可替代的责任。不仅在制定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和配套制度方面,而且在保证民主集中制及其各项具体制度的贯彻执行方面,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办公厅的各项工作,如会议安排、文件校核、公文处理、领导同志公务活动安排、领导同志的安全警卫、后勤服务等等,都要严格按制度办事,按规定办事。通过办公厅卓有成效的工作,保证和促进党的活动和党的领导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推进党内民主,实现党委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中,办公厅要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和协调综合作用。要经常地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见和呼声,把下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要求和主张,及时反映给党委,使党委决策尽可能地体现党内大多数人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党委决策制定前,要适时地向党委提供信息,提供预案,提供党委决策所需的必要材料。党委进行决策时,要做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协助党委完善民主科学决策程序。党委决策作出后,要抓好决策贯彻落实的督促检查和情况反馈,倾听和及时反映各方面的意见,以便党委完善决策并把决策落实引向深入。
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又一重要内容。办公厅必须模范遵守,带头执行。对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央确定的总方针、总政策、总目标以及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办公厅都要积极拥护,坚决贯彻,毫不含糊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对各级党委按照中央的总方针、总政策制定的各项具体方针、政策和措施,办公厅也要切实履行职责,身体力行,积极参与抓好贯彻落实。办公厅的各项工作,都必须贯彻中央精神,有利于中央政令畅通,有利于中央精神的落实。在这一点上,要头脑清醒,态度坚决,行动自觉。办公厅工作千头万绪,其最终目的是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保证各级党委根据中央精神制定的各项决策的有效实施。
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办公厅的一切工作,都要维护党委的集体领导,有利于党委的集体领导。对党委集体研究决定重大问题,要提供有力的服务。要带头
维护党委的团结,多做有利于党委团结的事,一切有损于党委集体领导和团结的言行坚决不说、不做。在认真为党委集体服务的同时,要协助党委成员做好分管工作。要坚决执行党的纪律,带头贯彻党委的意图、决定,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
正确而有效地实行党内监督,既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内容,又是这一制度得以顺利贯彻执行的保证措施。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办公厅的信访工作,充分发挥信访工作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的作用。要及时准确地向党委转达广大党员和群众反映的重要意见和问题,会同或配合有关职能部门促进问题的及时处理和解决。认真抓好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督促领导干部过好双重组织生活。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是当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和条件,是蕴藏着巨大财富和力量的源泉。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繁重艰巨的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党委工作更加离不开信息,更加需要信息。这种对信息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足够的数量。只有在掌握了大量的、反映事物方方面面运行状态的信息的基础上,党委才能通过量化分析,进行正确的决策。二是有较高的质量。真实、可靠、对路、适用和高层次的信息,才有助于党委发现带全局性的问题,或者发现典型经验,用以指导全局工作。三是有极强的时效。内容新,传递快,信息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准确、及时、全面地向本级和上级党委提供信息,是各级党委办公厅的重要职责,也是办公厅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体现。党委需要的信息来自方方面面,党委办公厅系统是一条主渠道。过去,我们党有下级党委向上级党委定期报告工作的制度,实践证明这是上级党委了解情况、指导下级党委工作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1989年,江泽民同志批示同意的中央办公厅向中央的一个报告中曾提出:“在中央文件发布和工作部署后,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按期如实地向中央作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省、部的重要工作情况,每半年要向中央书面汇报一次。省委书记亦应注意向中央报告工作”。对这项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办公厅要协助党委(党组)进行落实。办公厅在主要为本级党委提供信息的同时,还要积极向上级党委提供信息。这也是办公厅的一项重要职责,要把它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不能把向上级党委报送信息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少报甚至有时不报。还有,一些重要信息,特别是突发事件和反映当地
工作中突出问题的信息,党委办公厅都应及时向上级党委乃至向中央如实报告。信息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真实性,只有反映了客观实际和基层本来面貌的
真实信息,对党委正确决策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由于客观实际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党委决策的落实也是在发现和解决矛盾中向前推进的,因此,丰富多彩的客观实际表现为瑕确互见、喜忧并存。这就要求报信息必须全面,既报成绩,又报问题,既报事物发展的有利方面,又报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全面,当然要有基本的数量和质量的概括,有基本面的大体情况,不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全面,又不是事无巨细,要有重点,重点就是党委中心工作所需要的信息。当前,要突出改革、开放、发展和稳定中的大事,尤其要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信息反馈,及时反映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凡上报的信息特别是重要信息,都要经过核实,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现在,信息量在不断增加,大量的原始信息源源不断地传递到办公厅,办公厅作为信息处理的枢纽,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归类、加工、处理和报送。这种“加工厂”的作用发挥得越好。“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就越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的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搞好信息的加工处理。有些信息,经过初加工就可以使用,大量的信息还要进行深加工,在此基础上向党委提供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信息。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之后,还应向党委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是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
信息的价值很重要的体现在它的时效性。建立快速、灵敏、顺畅的信息传输和反馈系统,是信息工作深入开展的客观要求。目前,中央办公厅已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办公厅实现了计算机联网,也与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实现了联网,这是我们向信息传输、处理自动化迈出的可喜的一步。我们要管好、用好这个网络,不断提高网络的灵敏度。中央办公厅在全国各地建立的233个信息联系点,几年来在直接向中央提供大量反映基层真实情况的信息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成为中央办公厅的重要信息源。我们对信息点同志们辛勤的工作表示感谢。同时也希望各个信息联系点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多反映基层情况和群众意见,多反映来自第一线的呼声。
信息和调研是统一体,信息为调研提供了题目,调研又进一步开发了信息。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是深化信息、使信息不断增值的一种基本的工作方式。调研要紧密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抓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