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

2024-06-18 21:27:40 338

文章导读

 【写材料用典】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 【例文】“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党员经常以党章揽镜自照、检视自我,找一找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的差距,看一看自己政治上是否先进、工作上是否先进。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写材料用典】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

【例文】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党员经常以党章揽镜自照、检视自我,找一找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的差距,看一看自己政治上是否先进、工作上是否先进、品行上是否先进,不仅有助于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提升对党的信仰和忠诚,而且能够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提高严守政治纪律的自觉性主动性。(解放军报《严守政治纪律必须高度自觉》)

【典故】出自北宋苏轼《文说》,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释义】意思是,通常是在我的文思应该继续的时候继续,在我的文思应该停止的时候停止。原意指文章写作灵感,后借喻学会审时度势、知行知止。

【赏析】古人云知行知止,知止而行,意思是要懂得,也要懂得,懂得才能够更好地。知进和知止,是中国古圣先贤修身的重要智慧。知进有功,知止有定。做事上知进,欲望前知止,时刻恪守为官之道、为政之德,始终做到取舍有道、进退有度。汉朝的开国元勋张良,后人在汉中给他修了一座庙,庙里有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掷秦一锥,下联是辞汉万户,横批是知止知止二字,阐明了张良处理欲望名利的方式。清代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樵夫山中遇虎,走投无路躲进山洞,虎亦随入。山洞愈深愈窄,渐不容虎。但老虎一心想吃掉樵夫,努力强入。没想到樵夫蛇形而入,竟爬出了山洞。随即力运数石,窒虎退路,并用柴火两头熏灼,老虎最终毙命。文末写道,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知进者更能知止。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铁的纪律打造先锋队伍和战斗堡垒,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忘我奉献、一心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党的红色基因,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廉洁堤坝面前知止,在为民服务方面知进。

【用法】主要适用于党课报告类、教育培训类讲话,侧重强调纪律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守底线红线,立足岗位干事创业。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写材料用典】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096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