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2024-06-18 21:34:19 339

文章导读

【写材料用典】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例文】“淡”是一颗宠辱不惊的平常心。守住平淡,放下虚荣与功利,便能摆脱得失的困惑,“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全国先进典型、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为。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写材料用典】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例文】是一颗宠辱不惊的平常心。守住平淡,放下虚荣与功利,便能摆脱得失的困惑,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全国先进典型、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为了专心搞科研,三辞技术室主任职务。他常说,作为科研人员,如果总盯着权力,科研的大门早晚会对我们关闭。如果总瞄着利益,就不可能取得科研成果。单位福利、立功受奖、休假疗养,陈德明都是能推就推、能躲就躲。(解放军报《真味只是淡》)

【典故】出自唐代骆宾王《上吏部裴侍郎书》,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释义】意思是,不急切地追求功名,也不因地位的卑贱而忧虑不安。

【赏析】古人讲,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魏书·崔挺传》记载:北海王元详担任司徒、录尚书事时,主管官员的选拔,很多官员争着夸大自己的等级成绩,希望借此升官。崔挺却一句也不说。元详说:崔挺你的考级并没有提升,如果你送上一份东西,我必会为你申请。崔挺答道:官阶品级是朝廷之大事,考察政绩乃国家的规范。对于不顾脸面、自炫求进的人,我耻与为伍。不贪无名之功,不采不实华名,不兴虚浮伪事,是很多为官者的信条。春秋时期的宋国大夫正考父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楚国令尹孙叔敖坚持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体现的是不图虚名,自知自省。我们党一直提倡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坚决反对曲道以媚时、诡行以邀名。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人靠实事求是吃饭;周恩来同志也曾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共产党人坚决做实事求是派,决不能为私利和虚名而弄虚作假。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要不尚空谈、不图虚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风、操守和品行,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用法】主要适用于党课报告类、党性修养类讲话,侧重强调淡泊名利,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写材料用典】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099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