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2024-06-18 21:45:57 341

文章导读

【写材料用典】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例文】敬畏法度意味着敬畏人生。明代大臣万钢曾说:“畏法度者最快活。”《增广贤文》也讲:“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畏法度者”行得正、坐得端、挺得直,不怕“夜。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写材料用典】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例文】敬畏法度意味着敬畏人生。明代大臣万钢曾说:畏法度者最快活。《增广贤文》也讲: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畏法度者行得正、坐得端、挺得直,不怕夜半鬼敲门,不会惶惶不可终日。敬畏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是对生命的极大珍视。(解放军报《“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典故】出自《增广贤文·上集》,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人生一世,草长一春。

【释义】意思是,敬畏法纪,每天心地坦然;欺瞒公庭,天天提心吊胆。

【赏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心有所戒是极为重要的道德标准,也是备受推崇的修养功夫。孔子曾告诫弟子,君子应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常怀戒律、戒惧、戒行之心,才能坚守正道、襟怀坦白,堂堂正正、清清爽爽,从而在工作、生活和修养上有所作为。清朝巡抚张伯行重民敬法、清正廉明,上任伊始便公布了官箴《禁止馈赠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从而深得民心,被誉为历史上江南第一清官。萧伯纳说: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隐藏着一匹脱缰的野马,如果你不去紧勒缰绳,时刻都会大祸降临。客观讲,人都有七情六欲,正常合理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关键要把握好一个。如若超过这个,就会乱心智、弃操守、纵欲念,最终底线失守、人格沦陷,毁了事业、害了自己。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风险挑战、岗位职责,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无论是修身、用权、律己,还是谋事、创业、做人,都必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严防一念之差、一时糊涂、一穴溃堤,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得失的关系,在考验面前不惑于假象、不动于名利、不失于诱惑,做自控的强者、欲望的主人,修炼共产党人的金刚不坏之身

【用法】适用于党风廉政类、警示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敬畏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心有所戒、行有所止,高悬法律之剑、高扬道德之旗。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写材料用典】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103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