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

2024-09-19 16:34:01 342

文章导读

【写材料用典】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 【例文】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有一大批革命先辈始终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看淡个人得失、看开功名利禄”“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写材料用典】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

【例文】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有一大批革命先辈始终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看淡个人得失、看开功名利禄”“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必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时刻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学习时报《干成事业须下苦功夫》)

【典故】出自南宋陆游《跋东坡帖》,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忠臣烈士所当取法也。

【释义】意思是,不因为个人的得失祸福,而改变对国家的担忧和关注。意在赞扬苏东坡对国家的忠诚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赏析】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古圣先贤用自身言行表达了深切的家国大义。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于谦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一不是家国情怀的生动表达。在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无数为师者胸怀赤子之心,一边授业,一边创业,为党和人民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当年的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是这样,新时代的黄大年、李保国、钟扬同样如此。他们把对祖国的忠诚之心,转化为报国豪情、奋斗激情,既培养了无数青年才俊,又在时代洪流中书写了壮美人生。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始终心系国之大者,树牢一盘棋思想,坚持局部服从全局、自转服从公转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用法】主要适用于教育培训类、党课报告类讲话,侧重强调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写材料用典】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432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