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2024-12-27 16:49:15 347

文章导读

写材料用典】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例文】关于笃志,有学者将“志”释为志向,笃志即坚定志向。东晋葛洪言:“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朱熹言:“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写材料用典】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例文】关于笃志,有学者将释为志向,笃志即坚定志向。东晋葛洪言: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朱熹言: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远大志向既是学习的方向,也是学习的动力。立下高远之志,就能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能咬紧牙关,继续前行。(中国纪检监察报《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典故】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崇教》,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志苟不固,则贫贱者汲汲于营生,富贵者沈伦于逸乐。是以遐览渊博者,旷代而时有;面墙之徒,比肩而接武也。

【释义】意思是,学问的广博在于学而不倦,学而不倦在于志向坚定。

【赏析】古人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个叫刘羽冲的人,读了多年兵书,自谓可将兵十万。结果在一次平定土寇叛乱的战斗中全军溃覆,自己差点被擒。后来他又读了一些有关水利的书,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于是州官便让他管治一村。就在沟渠修成之时遇到大雨,大水顺渠灌入村子,村里反而遭灾。这就是读书没读懂读通、食古不化、没学到底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学习作为终身课、必修课,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延安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就用的法子,在每天工作、吃饭、休息中间,挤出两小时来学习,认为把工作向两方面挤一挤,一个往上一个往下,一定可以挤出两小时来学习的,并强调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来对付。毛泽东就是这样要求用的办法以及学到底的精神来学习,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党员干部得到很大的学习收获。周恩来曾把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1951年他在北京、天津高等学校教师学习会上作报告时说:我还要学习和改造。因为我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没有明白的道理也很多,所以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认识,这样才能够进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努力养成勤学善思、躬身实践的工作和生活习惯,真正实现学以益智、学以励志、学以立德、学以修身。

【用法】主要适用于教育培训类、学习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学习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本领。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写材料用典】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866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