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新时代“五种精神”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

2025-02-24 16:40:20 350

文章导读

党课:新时代“五种精神”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既需要物质力量的坚实基础,也离不开精神力量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党课:新时代“五种精神”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既需要物质力量的坚实基础,也离不开精神力量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全社会应当大力弘扬的五种具体精神,即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以下简称“五种精神”),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深刻理解“五种精神”的科学内涵,充分把握其重要意义,有利于在全社会广泛弘扬“五种精神”,更好地传承和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重要精神力量。

一、“五种精神”的科学内涵

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际,“五种精神”以整体的形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呈现出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指向。总体来看,“五种精神”之间联系密切,在精神内核上具有契合性,在精神引领上具有同向性,在精神价值上具有一致性,因而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一方面,“五种精神”连贯相通,交织相融,相互映射。如,劳动精神含有对创造性劳动的要求,与创造精神相联。奋斗意味着会有牺牲,因此离不开奉献,等等。另一方面,“五种精神”联动互动,同频共振,协同共进。“五种精神”在价值指向上高度一致,共同服务并助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历史主题;而具体来看,“五种精神”之间又相互区别,在基本内涵上有着明显差异并各有侧重,在引领方式和践行方式上也有具体区别,在不同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新时代“五种精神”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188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