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全县2025年民政重点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2025-06-16 10:48:56 352

文章导读

县委书记在全县2025年民政重点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民政重点工作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县委书记在全县2025年民政重点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民政重点工作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民政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今年以来全县民政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推动全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心系民生冷暖,在精准救助中筑牢兜底保障防线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社会救助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始终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聚焦"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帮尽帮",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救助精准度和实效性,让困难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织密"政策网",让救助体系更有"广度"

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坚持以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为导向,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细化救助对象类别,将困难群众分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不同层次,制定针对性的救助政策。加强与乡村振兴、医保、教育、住房等部门的政策衔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协同救助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制度衔接、数据共享"的大救助格局。比如,在医疗救助方面,要与医保部门密切配合,落实好分类资助参保政策,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在教育救助方面,要与教育部门加强协作,建立困难家庭学生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为困难学生提供救助。扩大救助覆盖范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困难群众的范围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救助思维定式,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将更多的困难群体纳入救助范围。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的关注,建立健全动态排查机制,及时发现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同时,要关注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突发情况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建立应急救助机制,确保第一时间给予救助。健全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价上涨幅度、生活成本变化等因素,及时调整社会救助标准,确保救助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困难群众生活需求相匹配。建立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当物价上涨达到一定幅度时,及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二)瞄准"精准度",让救助对象更有"准度"

加强救助对象精准识别。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整合公安、人社、住建、金融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的精准核查。加强入户调查和民主评议,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的作用,深入了解救助对象的实际生活状况,确保救助对象识别准确、不错不漏。同时,要建立救助对象动态退出机制,对家庭经济状况好转、不再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及时退出救助范围,做到"应退尽退"。规范救助申请审核程序。进一步简化救助申请流程,优化审核审批环节,提高救助效率。建立健全救助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公示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时限,确保救助程序规范、公开、透明。加强对救助申请审核过程的监督,坚决杜绝"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等现象,维护社会救助的公平正义。开展救助对象精准复核。定期对救助对象进行复核,全面了解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情况的变化。对复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救助对象准确无误。同时,要建立救助对象信息更新机制,及时更新救助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家庭经济状况,为精准救助提供有力支撑。

(三)提升"服务力",让救助过程更有"温度"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县委书记在全县2025年民政重点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890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