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文档分类:
【例文】中华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担当有为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躬行践履精神;“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博学笃志
【例文】“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对领导干部而言,修行塑身,就是要躬身做“官”,坚持“为政贵在行”的理念,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实干精神,立足本职工作,真正俯下身子、沉下心来,以踏石留印的劲头和抓
【例文】强军兴军,要在得人。选贤任能,从来都是一支军队的“存亡之本,治乱之机”。“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假大君之名器以市一己之私恩乎。”不以“荐”为恩,不以“恩”市利,荐人用人时坚持五湖四海、德才兼
【例文】无数典型事例都告诉我们:“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成就精彩需要迎难而上之“勇”、坚忍不拔之“志”,也需要笑对困难之“乐”,积极应对艰难困苦,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如此方能书写精彩人生。(解放军报
【例文】所谓知足,是说在个人待遇上要懂得满足。遵纪守法,靠外力约束,更靠内心自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些落马的领导干部,职位不可谓不高,权力不可谓不大,为何还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一个重
【例文】“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五多”难治,根子是思维观念没有转过来。纠治“五多”,首先应敢于向僵化落后的思想观念开刀,立起顺应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符合备战要求的指导理念
【例文】“知人之性,莫难察焉。”事实证明,人才难得也难知。欲得人才,必须下功夫解决好知人问题。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锤炼伯乐那样的识人功夫,具备“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慧眼,真正使选拔
 【例文】实践证明,“矢以弓利,可以穿重甲;马以御良,可以致千里。”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精心搭台培养,同样能出战斗力。(解放军报《绿色军营最懂你》) 【典故】出自清代唐甄《潜书·审知》,矢以弓利,可
【例文】“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对实际问题有着实在而具体的接触和体验,有助于激发内心感受、找到解决良方。如果我们眼里没有问题、心中没有期待,对问题熟视无睹、消极应付,讳疾忌医、自欺欺人,
【例文】“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多少革命军人不纠结于眼前利益的得失,不在乎个人的发展前景,而是一心装着革命大局。长征时期,为配合主力部队北上,徐海东同志率红二十五军定下
【例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集体与个体是一个兴衰与共、相辅相成的关系。集体的成长和发展,要依靠个体的贡献来实现;个体的成长和进步,又要依靠集体这个平台。雷锋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
【例文】“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生正逢时,奋斗也正当其时,每名青年官兵都应把奋斗作为不变的座右铭和有效的通行证,在有限的青春岁月里无限地奋斗。(解放军报《以奋斗之
【例文】“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人的一生,最难的就是“既过不恋”。现实中,一些人总喜欢活在过去,或沉湎于以往取得的成绩,或停留在失败懊悔的情绪里,而忽视了当下。亦如一年一度的军考
【例文】古语有云,“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每一个孩子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就不断地接受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不断地耳濡目染受到父母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孟母三迁、陶母退鱼、
【例文】塑造态势,可贵在于有谋略,能够经常地进行战略思维。“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要有塑造态势的意识,做好的“牌”要打好,没有的“牌”则学会去做,善于见机行事、顺势而为,审势而行、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 «
      • 1
      • 2
      • ...
      • 1739
      • 1740
      • 1741
      • 1742
      • 1743
      • 1744
      • 1745
      • ...
      • 1999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