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党史学史崇德素材汇编 “如椽巨笔1”微信公众号2021年5月 目 录 “学史崇德”就是要永葆革命精神 1 坚持学史崇德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3 学史崇德传承。
开展党史教育,就是用红色精神培根铸魂,凝心聚力,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学史崇德,培根铸魂为先。崇者,即尊崇,推崇。“崇德”就是要自觉从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精神滋养塑型铸魂;从党史事件、红色资源、革命先辈感受初心使命;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汲取精神养分,方能用得其所,其功方能垒土成台。
学史崇德,定势民心为上。“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崇德定势,心有方位,中国文化中将道德置于职位和政绩之上,这是因为小到一方父母官,大到一个政权,其道德表现与民心息息相关,不重视道德建设,直接后果就是作风不正,进而演化为腐败盛行,必定失去民心。
学史崇德,立于红色资源。“万物可爱惟精神”,从红船精神到长征精神,从延安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共产党人构筑了一个个时代精神高地,从红色精神谱系中立心铸魂,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体悟道德风范。立足定西这片红色土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会议遗址、中共中央西北局盐井会议遗址、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旧址、红军将士住宿一条街、华家岭大墩梁阻击战革命遗址、南屏山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遗迹,都给我们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学史崇德,牢记初心使命。崇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细微,从小处着手,从修德入手,知行互促,实干兴邦。
——立政德,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既要依法用权,又要以德用权,归根到底用权要讲官德。
——明大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大德,就是政治上靠得住,要认清大是大非;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遵守职业道德,要心怀“国之大者”,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
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这是党员首先要修好的“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
——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以天下为己任,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恪守社会公德,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注重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建设;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厚植良好家风、公事不掺私情;要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
总之,学史崇德,就是要从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必须将党史的滋养转化为不变的政治本色、奋斗的行动自觉,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让精神谱系的传家宝永放光芒,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百年党史深刻明鉴,学史崇德,就是要向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学习,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珍惜和传承好来之不易的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满怀信心地肩负起转型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立足“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高度,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其中一项明确要求就是学史崇德,通过学习教育,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学史崇德,首先要立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为政以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是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的道德操守。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智囊团”系列№235(22篇)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崇德素材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38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